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68167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算一算人生七笔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究--------------------------------------------------------------------------------发表日期:2010年10月14日【编辑录入:xiaolin】------------------------------------------------------------------------------------------------张骥,赵学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处于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与转型过程中,正在实现计
2、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情况,经受着激烈严峻的新挑战。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有力的引领,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经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对于和谐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基本态势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
3、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整体状况的‘风向标’”[2],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样化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变幻万千,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 (一)社会思潮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在冲突中体现矛盾,在争论中促进交流,形成多样并存的思想图景。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分化程度很小、特
4、别单一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思想道德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社会的最主要的凝聚力量。随着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和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S226;博恩斯坦指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其文化支撑,相应的任何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或整体性转换。”[3](P10)30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在改革进程中纷纷登场,在政治和社会各领域表达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理想和实践路径,并竞相争夺着话语权和合法性,在社会思想领域形成了此起彼伏、激
5、烈竞争、充满矛盾的宏大景观。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学等主要社会思潮影响广泛而深入,在制度安排和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上激烈论争。未来主义、生态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在社会发展措施及实践原则方面阐述着各自的主张。历史虚无主义、现代犬儒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形形色色的伪科学思潮等则在社会心理和个人观念等领域乘虚而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复杂影响。 (二)社会思潮的性质复杂,社会功能参差不齐,不同思潮之间和思潮内部存在着矛盾性。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境遇中,林林总总的社会思潮既有吸引又有排
6、斥、既有融合又有斗争、既有渗透又有抵御,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它们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表现,不宜用单一价值标准进行考量和界定。从内容上来说,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反映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和人们健康精神风貌的思潮不断涌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启蒙精神和生态主义等思潮不断得到宣扬和凸显,而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现代犬儒主义、伪科学思潮等反动落后、腐朽庸俗的思想也有所抬头。从性质上来说,社会思潮领域呈现出多元对立的格局,既有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还有资
7、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去意识形态化”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也有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还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残余。因此,在社会思潮中存在着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思想文化,基本立场矛盾对立,价值导向多样分化,社会影响扑朔迷离。 (三)不同社会思潮在社会思想领域的变迁具有历时性,在话语权的竞争和较量中不断变动和更替,呈现为动态发展状态。 社会思潮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传播,也随着社会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和具体条件的改变经历着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社会思潮具有一
8、种变动性,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和人们认识的改变,一种社会思潮将为另一种社会思潮所取代,显现出潮来潮往、潮起潮落的现象。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和发生较大变动的时期,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象就更为明显。例如,在改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