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试译

黄帝阴符经试译

ID:28664433

大小:5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2

黄帝阴符经试译_第1页
黄帝阴符经试译_第2页
黄帝阴符经试译_第3页
黄帝阴符经试译_第4页
黄帝阴符经试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阴符经试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页眉黄帝阴符经浅解朱景宽前言3000年前,殷周时期面世的【易经】,是中华文明之元典。【黄帝阴符经】是继之而来的第二部中华经典(历史上也有人称其为“赞【易】之书”)。后世诸如【老子】、【易传】、【庄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无不汲取和发展了【黄帝阴符经】的内涵精髓。通俗且浅白地讲,阴者,阴暗也。符者,符合也。“阴符经”亦即“暗合之经”。言本经之所述,无须张扬争辩、明词夺理,实乃完全可以阒然无声,暗合乎自然之理也。【黄帝阴符经】言简意奥。历代版本不下百种,注家也不少,有太公、

2、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荃、朱熹等等,遍及儒、道、释各家(惜许多注本均已绝世)。此【浅解】集本人多年的学习感悟;参考历代注家之长;采用经文448字之版本;用现代语言;分三章并分别冠名以: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以解之。才疏学浅,此【浅解】实乃抛砖引玉之作矣。2013年9月23日.....页脚.....页眉卷一神仙抱一演道章(129字)经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解释:观察、研究天道,也即自然客观运行的规律。依照这个规律去办事,这就极尽正确的了。古人是如何认识天道的呢?【系

3、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为基石,以变易为核心的观点,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中国特色的古代哲学观点,符合自然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易经】和【易传】这两部旷世之作,合之称为【周易】。经文: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解释:因为天道规律是以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结构及其相生相克的演绎作为表述规律内容的工具的。所以,透彻理解、熟练掌握、运用五行结构知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定正确无误,事业必定昌盛。【黄帝内经】云:“夫五运阴阳者,

4、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页脚.....页眉五行(五运)者,何以五贼相称呢?现择其两个理由以述之。其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运),既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又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者,杀也,故贼也!其二,【尚书.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古人将“凡是具有寒润下行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水性;凡具有暑热炎上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火性;凡具有生发疏达功能的

5、事物,都归之为木性;凡具有坚燥清肃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金性;凡具有长养万物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土性”(【周易与中医】常秉义)。而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甜、辛、咸)等乃皆一一相应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之属性。【老子】云:“五色使人目盲,驰聘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可见,阴阳五行之气若正不压邪,必将成盗人魂魄之賊了!经文: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解释:将五行及其演绎的規则.....页脚

6、.....页眉熟记于心,运用于分析、研究天下各类事物的运行规律,并按其规律妥善安排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劳作,则整个时空变化关系就必定都能了如指掌,春夏秋冬这四时之化和由此而产生的天下万物之变就如同亲身参与一般清晰、明瞭。所谓万化,即万物之渐变,四时(春夏秋冬)之演化矣。经文:天性,人也。解释:天的属性,也象人一样。俗语云:“三月天,小孩脸”。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正是华夏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观点的反映。经文:人心,机也。解释:“心之官则思”。人的思想、理念,是产

7、生行为动机的缘由。何为“机”哉?【说文】云:“主发谓之机”。其意为:箭在弦上,必须拨动弩机才能发射之,弩机是射箭的枢纽机关矣。由此类推,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需要有一个类似为弩机的枢纽机关来统揽全局的。它能起到一触即发、纲举目张的作用。这是事物发生的充要条件、最关键因素。只有触动了这个“机”,事物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即使其他的条件再充分,也不能引发事物的发生。经文: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解释:要确立天道,稳定人心,使人的思想都落实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页脚.....页眉的境界上来,由

8、此,产生符合天意的动机。在【说卦】一文中,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相承接的是“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天道、地道、人道,此三才之道是贯通的。天道既立,则人道之立,亦可定矣。《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源于其动机,动机又源于其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生理或心理需要。人的需要一般是分层次性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直至最高境界的自我成就需要。只有一门心思地追求合理的乃至高尚的需要,才能产生合理、高尚的动机。此即是立天道,定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