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

ID:28663890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2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沈祖炜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起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所谓“人定胜天”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自大和狂妄。近现代以来,工业化急剧推进的后果目前已经日益显现,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地球生态退化,人类自身开始遭到自然的报复。  在这样的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奋起疾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

2、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认为,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但是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节能环保产业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发展,尽管可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但是不会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所以,从治本的意义上说,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流派儒、道、释的思想内核中都有合乎生态文明理念的地方。儒家“天人合一”的

3、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规之事。释家则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儒家重“人学”,从人伦社会关系契入天人关系,并将天道人伦化,以人伦解释天意,建立了一套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一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文人雅士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强调生态环境为人服务,优美的环境因人而彰。柳宗元阐述自己的美

4、学观点时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道家则从自然之道出发,以自然无为为基本要求,告诫世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释家告诫世人,以节欲苦修来世,减少生活资源的消耗,节制社会的物欲横流,从而求得精神与肉身的平衡,人体与世间万物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其实践对今天仍有历史教益。上古舜治天下,设九官,其中“虞”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到了周代,朝廷分设山虞、川衡、林衡、泽虞四个部门

5、来加以管理。秦汉时改设“少府”,三国以后又恢复“虞官”,唐宋明清历代朝廷均设“虞衡司”或“虞部”。可见历代皇朝对于环境资源都是十分重视的,这既是出于物产之考虑,也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敬畏之心,具有平衡生态,保护环境的潜意识。《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发布春季“山禁”、夏季“休渔”的命令,目的同今天的相关法规完全一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生态平衡的理念相当清晰。  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推进生态文明

6、建设,就更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节选自2013年11月8日《文汇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节能环保产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只能起到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等治标作用。B.它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整体趋势。C.它可以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结合等新兴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D.它将伴随人类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行为模式的改变发挥更大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要敬畏自然,平等友好地对待自然,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

7、规之事。B.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在为人服务,优美的环境也因人而彰。C.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必须进行有效地管理,以平衡生态,保护环境。D.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后果的祸根在于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中心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的共同缺陷在于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B.人类往往在遭到自然报复时,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共识。C.大禹发布的春季“山禁”、夏季“休渔”命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D.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儒家

8、、道家、释家强调的分别是一体性、统一性、平衡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律为匪人所辱,思彦欲杀之,律不可。万年令李乾祐异其才,举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擢第。授监察御史,昌言当世得失。高宗夜召,加二阶,待诏弘文馆,伏内供奉。巡察剑南,益州高赀兄弟相讼,累年不决,思彦敕厨宰饮以乳。二人寤,啮肩相泣曰:“吾乃夷獠,不识孝义,公将以兄弟共乳而生邪!”乃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