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数的意义教案、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腰站小学:沈玲芬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谁能说一个分数?如1/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B.你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
2、稳()二、教学分数的产生: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200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2.述:所以,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
3、来表示。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三、联系实际,探究新知: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后汇报)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填空[课件10—16]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4、/().②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得出结论: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四、巩固练习:1.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20]2.教材47页第一题。(课件21页)3.课件22至32页练习。4.实践与练习:你是全班人数的()。你们小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你们小组的女生人数是你
5、们小组总人数的()。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六、家庭作业:1.教材46页做一做。2.教材47页练习十一:2、3、4、5题。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
6、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腰站小学:沈玲芬一、 说教材(一) 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7、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
8、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