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课程与教学论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

ID:28634847

大小:83.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12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前言、第1-4章)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

2、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学习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性服务.    -..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

3、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   二、单项选择题

4、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A),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B.教学目标C.教学成果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B)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A)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B.教学C.内容D.方法  4.(D

5、)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B.罗杰斯C.杜威D.斯金纳  5.(B)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A.冲突理论B.互动理论C.“结构一功能论”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  A.泰勒B.斯坦豪斯C.施瓦布-..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  A.人本主义取向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

6、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B)  A.课程的适应性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B.艾斯纳C.杜威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B.社会C.教师的行为D.学科结构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

7、。-..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2.简述课程与教学

8、的理论基础。  答: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