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

ID:28631950

大小:10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2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奠定

2、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3)孟子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4)荀子的思想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三、“道家和法家”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51、重点

3、:“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4、--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理论著作《春秋繁露》。三、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结果:成为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10重点:理学和心学的内容。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的历史地位。教学过

5、程:导入:以《三教图》引入“三教合一”的局面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的局面?引入新课。 一、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教盛行。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二、程朱理学 1.代表:程颢、程颐和朱熹介绍程颢、程颐、朱熹生平,思想的核心是“理”。“理”是世界的本原。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发明本心”以求理。王阳明“致良知”。   结果: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掌握明清时

6、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思想家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4、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5、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教学过程: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介绍李贽其人。 “离经叛道”、《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进步思想: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二、三大进步思想家1、社会背景:(1)剧烈动荡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评价:进步的思想,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解放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  《西方人

7、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教学目标: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难点:哲学观点理解。教学过程: “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一、智者学派1、 由敬畏“神”到关注“人”——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忽视道德。二、苏格拉底特别关注道德,“美德即是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来源与教育”(知德合一),喊出“知识就是力量”。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时代、外貌、思想。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介绍柏拉图《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