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00294
大小:7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11
《侵权责任法的理解与适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法官培训学院第七届预备法官培训班课件侵权责任法的理解与适用(马绍恒省院民一庭电话:025-83785317)一、侵权责任法简介二、侵权责任法的机能与三阶层的损害赔偿或补偿体系三、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自由主义与过失责任2、损害分散与无过失责任(危险责任)、责任保险四、共同侵权制度1、狭义的共同侵权(共同加害)2、教唆及帮助3、共同危险五、不真正连带之债1、不真正连带之债的概念2、不真正连带之债的型态3、不真正连带之债的效力六、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特殊问题1、同命不同价与死亡赔偿金2、无名流浪汉死亡赔偿案3、精神损害赔偿4、后
2、续治疗费与支付方式....5、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七、相当因果关系1、责任成立上的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2、因果关系的判断基准—相当因果关系3、因果关系的特殊形态....一、侵权责任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侵权责任法共十二章九十二条。第一章是“一般规定”,主要规定了立法宗旨、保护的法益和三种责任并存时民事责任优先承担的原则。第二章是“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主要规定了归责原则、共同侵权与
3、连带责任、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以及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的一般性问题。第三章是“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主要规定了受害人与有过失制度以及法定的免责事由(违法阻却事由):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第四章是“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主要规定了监护人、用人单位、网络提供者、旅馆等安全保障义务人以及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第一-四章规定属于侵权责任法的总则性内容。第五-十一章分别规定了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和物件致人损害责任,属于侵权责任法分则性的内容。第十二章
4、为附则,规定了本法的生效时间。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权行为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过失责任、无过失责任、受害人与有过失、共同侵权,并根据侵权行为的类型,设立分则各章。但是,该法无论是在体系结构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制度、规则设计、条文拟定,包括字词使用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侵权行为法中,应设第一章规定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则,如归责原则、共同侵权制度、受害人与有过失制度、损害赔偿赔偿制度(即责任计算和责任形式,包括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和标准),统率整个侵权法;以下各章,可以根据各种侵权行为的类型而分别设立,比如设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一
5、章、医疗事故责任一章,等等。这样,便可以保障法律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但是,无论如何,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我国向着制定民法典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沿着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指导思想,我国在80年颁布了婚姻法、85年颁布了继承法、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95年颁布了担保法、99年颁布了合同法、07年颁布了物权法,侵权法颁布后,民法典的颁布就为期不远了。二、侵权责任法的机能与三阶层的损害赔偿或补偿体系第一条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
6、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案例....1:甲男强奸乙女,至其感染艾滋病,乙女受孕生下丙,也受感染。乙女若依侵权行为法规定请求甲损害赔偿时,需借助诉讼,能否受偿,取决于甲之资力;丙对甲、乙能否请求赔偿,尚有争议。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基本机能在于填补损害,使损害恢复到发生前的状态,而非在惩罚。因为损害赔偿基本上并不审酌加害人的动机、目的,其赔偿数额原则上不
7、因加害人故意或过失的轻重而有所不同,因此要确立赔偿与损害相当的理念。填补损害的方法有二:一是损害移转,即被害人所受的损害转由加害人承担,使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损害分散,即损害先加以内部化,由创造危险活动的企业负担,再经由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机能,或保险尤其是责任保险加以分散,由多数人承担。这样可以使受害人的救济得到保障,也可以使加害人不因大量的赔偿负担而陷入困难或者破产。商品责任等可以说就是建立在责任保险的基础之上。侵权行为法的救济机能受有限制。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需要具备法定的条件,受害人常常需要举证证明加害人具
8、有过失,借助诉讼,耗费时间及各种成本,加害人也需要具有资力,才能实现。为因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效率地保护受害人,使其受到的损害能够得以迅速地填补,我国逐渐创设了无过失补偿制度(非侵权行为补偿,侵权行为的法律效果为“损害赔偿”,若请求的为“补偿”,则不具备侵权行为的性质),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