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95264
大小:5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1
《数学文化教育之3陈省身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数学当歌,人生几何。名言警句: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个常数,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易,多一些宁静,比什么都要紧”。功绩描述:陈省身,他与高斯、黎曼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微分几何学家,炎黄子孙中唯一的世界最高数学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获得者。他的最大贡献如其所说:“我一生最得意的工作大约是高斯——博内公式的证明。”世人评说:著名物理科学家杨振宁写了这样一首诗:“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燧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最后一句:“欧高黎嘉
2、陈”五字,指的是人类历史上五个伟大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和陈省身。 “他是在20世纪世界科学史上点燃华人之光的先驱,或许就是第一人。”作为现代数学史研究专家的张奠宙,如是评价陈省身。生平扫描陈省身,男,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3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岁。他毕业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汉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创始人,是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他在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五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
3、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生平记事:1926年从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15岁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南开理学院),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数学历程。1930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随
4、孙光远先生研究射影微分几何。1932年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1943年7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全身心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研究。发表了几篇匠心独运的微分几何论文。1948年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陈省身任代理所长,主持数学所一切工作。入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陈省身到达芝加哥,担任芝加哥大学的几何学正教授。十年中,复兴了美国的微分几何,形成了美国的微分几何学派。
5、1961年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这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职位,并入美国国籍。1972年继杨振宁1971年回国访问之后于72年9月首次偕夫人回国,与当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等会见。1984年5月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项--沃尔夫奖。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请陈省身担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该所1985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199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纸鸢啊纸鸢!我羡你高举空中。可是你为什么东吹西荡的不自在?莫非是上受微风的吹动,下受
6、麻线的牵扯,所以不能平青云而直上,向平阳而直下。但是可怜的你!为什么这样的不自由呢?原来你没有自动的能力?才落得这样的苦恼。_______陈省生之诗[纸鸢]那熟悉亲切的肖像,眼角深深的鱼纹,仿佛记刻着中华数学复兴的世纪沧桑;脸上绽开的笑容,似乎预告着数学强国之梦的实现。一、人生选择只有一个方向陈省身出生于1911年10月,他的家乡在浙江嘉兴的秀水河畔。父亲给他取名陈省身,意思出自“吾日三省吾身”的典故。陈省身年幼时只上过一天小学,因为看见老师打学生的手心,第二天便死活不肯去学校,从此就在家中自学。1920年年初,父亲奉命到天津
7、法院工作,陈省身随之北上,就读于天津扶轮中学。在《扶轮》校刊上,少年陈省身发表了一首述怀诗,题为《纸鸢》。纸鸢是江南一带对风筝的称呼,陈省身以此表现了他崇尚独立思考,不愿受人摆布的志向。陈省身15岁那年,考进了南开大学理学院本科。在南开,陈省身先生做出主修数学的第一次选择。看来每考数学“必是王牌”的他,是为数学而准备的。陈省身19岁时考入清华大学读硕士。在清华时的陈省身,对微分几何充满了向往,但未曾入门。陈省身说:“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着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陈省身听了德国汉堡大学数学家W.布拉施克的“微分几何
8、的拓朴问题”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决定去汉堡读书。当时美国退还了庾子赔款的余额,用此款资助的学子是要到美国读书的,而且当时的许多留学生一般也都愿意去美国,但陈省身认为,读数学必须去德国。这是他又一次主动的选择。在他的坚持和前辈的帮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汉堡道路的选择使他有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