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77003
大小:1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1
《编者按宣城市把握第一阶段文明争创的良好基础,乘势拓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者按:宣城市把握第一阶段文明争创的良好基础,乘势拓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内容,结合农村文明创建,增加“村旁屋边”,强势推进“三线四边”环境治理,向全域文明目标迈进。市委书记姚玉舟在全省率先提出开展“文明市”创建活动,全市建立高规格创建指挥部,开展7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制定“三线四边”治理细则并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齐心协力、快马加鞭、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治理“三线四边”建设全域文明宣城开展“文明市”创建谱写文明争创新篇章2月28日,宣城市召开文明委全委扩大会议暨“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推进大会,市委书记姚玉舟发出以“三线四边”城
2、乡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打造全域文明,全面开展“文明市”创建活动的动员令。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三线三边”治理办公室主任贺懋燮出席会议并讲话。宣城虽然自然环境、发展条件相对优越,但面对省外的比拼,文明争创、环境治理的压力甚至比皖北地区还要大。姚玉舟指出,文明市创建始终是文明争创的重点。当前要突出抓好两项工作,一是“三线四边”环境治理,二是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城落地生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结合宣城实际、契合具体要求,认真研究核心价值观在每个人、每个家庭、
3、每个单位如何落实下来,这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的重要机遇,必须抓好抓实。文明市创建始终是锻炼和考验干部的主战场。文明市创建有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城区有40个项目,“三线四边”治理有7项具体工程,工作项目化,虚功变实做,任务清、责任明。要弘扬“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刚柔相济、百折不损”的当代宣城干部精神,解决好经济工作和创建工作“两张皮”现象;要按照习总书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工作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抓好落实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文明市创建工作到哪里,干部的考核工作就到哪里。把文明市创建工作作为干部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
4、文明创建和环境治理工作有反弹的,第一次公开通报,既通报事,又要通报责任人、责任单位;第二次,诫勉谈话,第三次,按干部任用程序就地免职。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尤其是最基层一线的村干部、社区干部。要坚持干事导向、培养优秀典型,制定考核标准并参照公务员任用办法,用优厚待遇把一部分优秀干部留在最基层最主要的岗位,让基层成为优秀人才能干事、干成事、显身手的舞台。精神文明建设是常做常新、常态长效的工作,慢不得、歇不得、停不得。贺懋燮指出,宣城市是江浙看安徽、安徽看江浙的窗口和门户,既面临文明争创巩固提升的基本要求,又面临“三线三边”治理的
5、现实压力。要有门户意识,东向的宣城需要彰显发展锐气。要自觉把“三线三边”放在战略重要位置,审时度势,主动与发达省份对接看齐,抬高标杆,提升档次,用优美的环境、发展的实力来彰显门户的魅力。要有乘势意识,文明的宣城需要拉升环境底线。“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是文明创建的追加考核,要乘势而上,持续发力,拓展延伸,不要让创城输在“最后一公里”;要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发挥市区一体、市县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联动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打造全域文明。要有机遇意识,生态的宣城需要厚植山水底色。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加大
6、沿线沿边生态空间的绿色比重,逐渐拓展至村旁屋边,真正让环境靓起来、让城乡美起来;借助省直“三长”单位推进整治的契机,加快解决河流污染、非煤矿山、违法建筑、非法广告治理等重难点问题。要有特色意识,文化的宣城需要夯实道德底蕴。善用文化建设文明,深入发掘乡土文化、红色文化的道德内涵,运用道德讲堂、农民文化乐园、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用道德滋养呵护环境。抓住文化特色和资源特点,打造一批沿线沿边的示范点、样板区,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用徽风皖韵添彩“三线三边”。简讯二则※绩溪县以城乡改徽建
7、徽推进“三线四边”治理,打造“山水城市”。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以省道215、217、华龙公路、城区周边为建设主线,通过保护徽州古建筑、改造非徽派建筑、新建房屋建筑一律按照徽派风格建设等途径,完成了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修缮整治和旧城改造等工程。对影响观瞻的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进行修整,省道沿线基本实现明显改观;同时采取拆除、改造等手段,推进建筑和建筑立面美化,截止目前,全县已完工改徽建徽1013幢,总投资2445万元,改造面积52000平方米。※广德县“三个对接”全面提升省界县形象。在道
8、路建设上对接,按照与江浙同等标准建设,G50高速公路广德东出口作为苏浙沪进入安徽的第一站,已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和绿化景观建设工程,展示了安徽东大门的美好形象。在绿化提升上对接,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公路、河道绿化长廊91公里。在整体环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