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

ID:28553206

大小:418.5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1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_第1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_第2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_第3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_第4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一、QC小组简介1、小组概况成立时间2005年1月3日注册时间2010年1月10日课题类型创新型注册登记号ZJSH01—2011小组人数14人平均年龄29人员素质情况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1人活动情况共20次,出勤率95%主要成果2005年《控制萘系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获局三等奖;2006年《萘系减水剂控制夏季混凝土泌水》获局三等奖;2007年《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出厂成品减水率波动》获局二等奖、武汉市二等奖、武汉市最佳发布奖、湖北省一等奖,小组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008年《研究适用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

2、剂配方》获局一等奖,小组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小组成员序号姓名年龄学历小组职务职称小组分工QC教育时数1XX39本科组长高级工程师全面负责120h2XX56副组长高级工程师技术指导120h3XX30本科副组长工程师策划120h4XX29硕士副组长助理工程师实验协调120h5XX40专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6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7XX24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8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9XX28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0XX28硕士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1XX30硕士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2XX32硕士组员助

3、理工程师实验100h13XX23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4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二、选题理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最先进的减水剂,属第三代减水剂范畴,与传统的第二代减水剂相比,在质量、成本以及环保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发展的角度上看,聚羧酸减水剂成为主流产品是大势所趋。XX混凝土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厂自2007年开始生产销售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过3年多的努力,尤其是期间几次QC活动圆满成功,目前聚羧酸减水剂已在司属搅拌站大面积推广开来,期所占销售比例在武汉已突破50%。为使聚羧酸减水剂能够更加广泛的推广,同时也为发现产品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2010年3月1日到3月

4、15日,小组成员XX、XX、XX等分别对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搅拌站进行了专门的技术调查,并收集意见反馈表40份,其中对聚羧酸减水剂完全满意的占31份,有9份对聚羧酸减水剂提出了改进意见。针对这些意见,QC小组进行了整理,并编制了统计表。意见统计表序号所提意见出现次数所占比例1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存在因气泡留下的孔洞555.6%2与部分水泥适应性不佳222.2%3其他222.2%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0日根据统计表,QC小组绘制了饼分图。制图人:XX时间:2010年3月20日通过饼分图,QC小组发现,搅拌站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因气泡产生孔洞。QC小组成员X

5、X、蒋新峰等走访了部分工地,发现确实存在此类问题。同时,QC小组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试验。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材料名称水胶凝材料砂石减水剂用量(kg/m3)15538079010706.84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5日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3天7天28天数值(MPa)29.336.748.9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5日混凝土试块表面效果从初步的试验结果看,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凝结后也存在因气泡留下的较为密集的细小孔洞。从抗压强度上看,3天、7天和28天强度值均正常,也就是说,表面的气泡孔对混凝土质量并无影响,但由于这些小孔的存在,混凝土表面的美观程度明显降低。从使产品更加完

6、美,不断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QC小组决定选择《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为课题,开展QC活动。三、设定目标结合现状,小组成员们一致认为,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如存在大量密集的气泡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必须设法消除。同时,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初始混凝土和易性不能受到影响。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在保证和易性的前提下,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孔。四、提出方案2010年4月25日,QC小组召开了“诸葛亮会”,与会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方案,并利用亲和图归纳整理。解决气泡问题改进聚羧酸工艺修改现有工艺改进现有合成路线调整合成控制点基本无需设备改造使用新产品选用新

7、单体合成与原产品复合使用提升性能可能需改造设备选用助剂复配时改进PC性能砼含气量减少安全无需设备改造制图人:XX时间:2010年4月25日通过亲和图,QC小组提出了以下三种备选方案:1、改进现有聚羧酸母液的生产配方2、探索使用助剂,降低混凝土含气量3、使用新的聚羧酸减水剂品种。五、确定最佳方案针对三种备选方案,QC小组制定了计划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序号方案完成时间地点责任人1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工艺工法qcqc成果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一、QC小组简介1、小组概况成立时间2005年1月3日注册时间2010年1月10日课题类型创新型注册登记号ZJSH01—2011小组人数14人平均年龄29人员素质情况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1人活动情况共20次,出勤率95%主要成果2005年《控制萘系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获局三等奖;2006年《萘系减水剂控制夏季混凝土泌水》获局三等奖;2007年《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出厂成品减水率波动》获局二等奖、武汉市二等奖、武汉市最佳发布奖、湖北省一等奖,小组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008年《研究适用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

2、剂配方》获局一等奖,小组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小组成员序号姓名年龄学历小组职务职称小组分工QC教育时数1XX39本科组长高级工程师全面负责120h2XX56副组长高级工程师技术指导120h3XX30本科副组长工程师策划120h4XX29硕士副组长助理工程师实验协调120h5XX40专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6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7XX24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8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9XX28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0XX28硕士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1XX30硕士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2XX32硕士组员助

3、理工程师实验100h13XX23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14XX25本科组员助理工程师实验100h二、选题理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最先进的减水剂,属第三代减水剂范畴,与传统的第二代减水剂相比,在质量、成本以及环保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发展的角度上看,聚羧酸减水剂成为主流产品是大势所趋。XX混凝土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厂自2007年开始生产销售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过3年多的努力,尤其是期间几次QC活动圆满成功,目前聚羧酸减水剂已在司属搅拌站大面积推广开来,期所占销售比例在武汉已突破50%。为使聚羧酸减水剂能够更加广泛的推广,同时也为发现产品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2010年3月1日到3月

4、15日,小组成员XX、XX、XX等分别对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搅拌站进行了专门的技术调查,并收集意见反馈表40份,其中对聚羧酸减水剂完全满意的占31份,有9份对聚羧酸减水剂提出了改进意见。针对这些意见,QC小组进行了整理,并编制了统计表。意见统计表序号所提意见出现次数所占比例1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存在因气泡留下的孔洞555.6%2与部分水泥适应性不佳222.2%3其他222.2%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0日根据统计表,QC小组绘制了饼分图。制图人:XX时间:2010年3月20日通过饼分图,QC小组发现,搅拌站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因气泡产生孔洞。QC小组成员X

5、X、蒋新峰等走访了部分工地,发现确实存在此类问题。同时,QC小组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试验。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材料名称水胶凝材料砂石减水剂用量(kg/m3)15538079010706.84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5日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3天7天28天数值(MPa)29.336.748.9制表人:XX时间:2010年3月25日混凝土试块表面效果从初步的试验结果看,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凝结后也存在因气泡留下的较为密集的细小孔洞。从抗压强度上看,3天、7天和28天强度值均正常,也就是说,表面的气泡孔对混凝土质量并无影响,但由于这些小孔的存在,混凝土表面的美观程度明显降低。从使产品更加完

6、美,不断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QC小组决定选择《研制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气泡孔的聚羧酸减水剂》为课题,开展QC活动。三、设定目标结合现状,小组成员们一致认为,混凝土凝结后,表面如存在大量密集的气泡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必须设法消除。同时,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初始混凝土和易性不能受到影响。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在保证和易性的前提下,使混凝土凝结后,表面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孔。四、提出方案2010年4月25日,QC小组召开了“诸葛亮会”,与会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方案,并利用亲和图归纳整理。解决气泡问题改进聚羧酸工艺修改现有工艺改进现有合成路线调整合成控制点基本无需设备改造使用新产品选用新

7、单体合成与原产品复合使用提升性能可能需改造设备选用助剂复配时改进PC性能砼含气量减少安全无需设备改造制图人:XX时间:2010年4月25日通过亲和图,QC小组提出了以下三种备选方案:1、改进现有聚羧酸母液的生产配方2、探索使用助剂,降低混凝土含气量3、使用新的聚羧酸减水剂品种。五、确定最佳方案针对三种备选方案,QC小组制定了计划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序号方案完成时间地点责任人1改进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