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

ID:28545101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_第1页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_第2页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_第3页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_第4页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原历史唯物主义考点、常考原理精编考研政治

2、2013-12-13来源:跨考教育初试报道考研流程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国家线考研调剂招生简章编辑推荐>>研友正在关注2014考研英语最后阶段:囫囵吞枣不如巧抓三个板块2014年考研英语十篇必背英语范文英语作文巧拿分:揭秘考研英语作文评分标准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复习:时政稳拿16分的四个技巧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复习:时政热点精编(国内部分)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2014年考研政治高分四步走2013考研政治大纲马原部分新增考点详解2014年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中国进入4G新时代2014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精解百度推荐一、人类社会是什么:社会存在

3、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二)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影响作用,但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独立发挥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2010年第3题单选)②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011年第2题单选)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三)社会意识的构成:社

4、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从反映水平的高低层次,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理论化反映。②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非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还包括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

5、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例如,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恩格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出第一钢琴曲。"(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②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五)生产关系①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②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三要素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要素,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③判断一

6、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分为两部分: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式。③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

7、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七)社会形态①社会形态,亦被称为社会制度,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②社会形态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所以,经济基础是划分不同类型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③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系统),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八)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①其直接动机是民族利益。--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历史选

8、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出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③取决于交往,交往有助于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实现社会跨越。--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