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

ID:28524157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_第1页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_第2页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_第3页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_第4页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评剧男腔在《金沙江畔》中的发展评剧《金沙江畔》是根据陈靖同名小说改编,由中国评剧院于上世纪50年代为国庆十周年而排演的献礼剧目。该剧集中了当时评剧一团、二团的精英: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马泰、张德福,所以曾有五大流派、十大名角演绎《金沙江畔》之称。翻阅评剧演出史可以看出,这是五大流派创始人唯一的一次合作。《金沙江畔》一剧是评剧首次将红军形象搬上舞台,开拓了评剧表现重大军事题材的领域,是评剧在题材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无论从唱腔音乐还是题材來看都是全新的,是评剧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坦程碑。该剧更为重耍的是,评剧男腔在剧屮的运用成为全剧的支柱和亮点。1950年代后

2、,各地方剧种都编排了很多现代戏。但多是短时间里赶排出來的应景之作,艺术上比较粗糙,音乐上也常常乏善可陈,许多剧目在大跃进后便不再搬演。“能够既很好的保留了传统艺术形式又在唱腔和音乐方面取得了发展创新的剧目为数不多。”(海震,《中国戏曲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243页)《金沙江畔》就是其中之一。其在音乐上的成功表现,说明评剧音乐己走向成熟。评剧男腔在建国前行当并不齐全,以小生行当为主,没有花脸唱腔,老生腔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唱腔。所以当时评剧男腔的板式、旋律都很单调,也没有明显的行当特征,与评剧女声唱同宫同调。这样,男声的嗓音特征就不可避免地

3、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建国后,新的文艺工作者如马可、贺飞等,参与了评剧音乐的革新,改革了评剧伴奏方法,努力发展评剧男腔。传统评剧的男腔仅“小生二六”、“垛板”、“散板”等几种板式,没有女腔的“慢板”、“反调慢板”。1960年代,在评剧演员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反调、二八板、流水行板、A调慢板、快流水、弹七板等男声咅乐形式,并积极地借鉴兄弟剧种和女腔的板式结构。这种创新既不脱离评剧的传统,在保持了评剧风格特点的同时,又很好地塑造了人物的音乐形象,拓宽了板式上的局限性。著名男演员魏荣元老师经过多年的研宄和实践,运用评剧的传统板式“小生二六”和评剧

4、的吐字韵腔方法,在严格遵守评剧字正腔圆规律的基础上,借鉴京剧花脸的发声方法,将两剧种的规律、特色结合起来。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与传统的小生行当有区别,形成了评剧花脸这一新的行当。并与其他的音乐工作者共同研宄,把调门降了四度,松弛了声带的紧张度,使男腔的发声特色得以发挥。评剧也因有了魏荣元、马泰等一批杰出的男声艺术家,才得以结朿解放前以女演员为主的“半台戏”的局面。评剧男声挑大梁唱主角,拓宽了评剧的表现题材,为评剧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金沙江畔》是评剧第一次将红军形象搬上舞台。男腔作为呈现红军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的载体,在其间显得尤为重要。评剧此前一直以女腔见长,

5、所以此次要恰当地表现长征和红军,敁然必须在评剧传统男腔唱腔基础上有所创造(一)通过唱腔塑造人物形象红军形象当中,数谭文苏政委的形象为代表。创作者们采用二六板的形式来表现,但传统的评剧二六板无法充分表现这种英勇果断、沉着稳重的红军形象。下妞是一段传统的小生二六唱腔:从上面谱例可以看出,使用传统二六的行腔无法充分刻画红军的人物形象,并且缺乏时代感。于是,创作者们在二六的形式上加以发展,做了进行曲风格的渲染,使其行腔铿锵有力,充分表现出谭政委英明果敢的形象。如:结构上,唱腔的前两句为二六板,后转为垛板。摆字上基本属于评剧传统结构,但曲调已有了较大改变和发展。垛板部分

6、的四个“打得敌人”采用唱腔旋律向上模进的形式,并强调了属到主的进行。加上切分音的运用,更h显了进行曲式的风格。特别是最后一句结朿在高音“5”上,将情绪推到了一定的高潮,突出地表现了红军消灭敌人的高昂的战斗情绪和对胜利的信心。其间,唱腔又转入了下属的暂转调,在丰富其音乐性的同时,也让听众耳目一新。又如“渡江”一场,谭政委在指挥战斗时所唱唱段(见谱例3),运用了二六板顶板唱的形式,使唱腔流利舒展。在经过了四句类似数板的唱腔后,将“红旗飘飘多鲜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摆字舒展开,与前面形成对比,其中前半句节奏紧,后半句节奏松,中间以一个半拍的休止连接,使感情抒发得充

7、分自然。“高原风景极目望”(见谱例4)是剧中红军政委谭文苏所演唱的一段【慢板】,由著名评剧演员马泰演唱。这是《金沙江畔》流传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唱段之一,同时,也是马泰老师的成名作。此段唱腔为抒情唱段,从唱词来看是典型的借景抒怀,因此在唱腔的行进上就要考虑到对高原山光水色的细致表现。评剧男腔腔格平直,略显贫乏,所以在创作时,曾参加过歌剧《小二黑结婚》作曲的贺飞与其他音乐工作者在评剧原有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设计。首先,他放弃了曲调平直、节奏难以舒展、不适合表现人物沉稳庄重性格的【二六】板,而是借鉴了女腔【慢板】的板式结构,在此基础上做了新的创作。下面是一段评剧女

8、腔的谱例:比较板式结构可以看出,男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