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

ID:28510574

大小: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_第1页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_第2页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_第3页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_第4页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从何而来  世界城市就是影响世界的城市  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和重要标志。软实力是影响力的核心。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拥有主导和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和权力。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公认度、话语权和软实力。  关于公认度,即对人或物的普遍认同和高度满意的程度,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偏好度和联想度等;  关于话语权,即平等参与国际化事务和平等配置全球化资源的资格,包括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等;  关于软实力,这是我想重点谈的问题。“软实力”概念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约

2、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获得其所期望的结果,有可能并不是通过利用军事力量或经济制裁胁迫他人改变,而是因为其他国家仰慕其价值观,渴望达到其繁荣和开放的水平,并愿意紧随其后,或者是该国在国际政治中设立了议程,吸引其他国家的参与。这种吸引而非胁迫的力量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六种资源:一是文化,二是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和政府公信力,三是制度模式,四是外交政策,五是信息渠道,六是国民素质和形象。  从文化来看,只有那些具有高度包容性,并且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的文化才可以成为软实力资源。  从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和政府公信力来

3、看,意识形态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更具体一点说是观念典型的文化。政治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政治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制度,而制度也反过来制约着政治价值观。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执政团队履行其法定职责及对公众承诺的状况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的反映。  从制度模式来看,只有那些具有创新性的,并且能被国内外广泛接受和实践的制度模式才能够成为软实力资源。制度模式的创新能够使一个国家居于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从外交政策来看,外交是一国政府出面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项目影响国外民众对本国看法和观念的一种公共形式。只有那些得到世界人们

4、的广泛尊重,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形象的外交政策才能够成为软实力的资源。  从信息渠道来看,在信息社会里能够掌握信息渠道的国家往往能够比其他国家有着更大的话语权,并且由信息带来的软实力正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如约瑟夫·奈和欧文斯所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信息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核心权利,信息权利作为软实力的核心正日益影响国际事务的变革。一个领导着世界信息革命的国家注定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力量。”谁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谁就拥有影响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从国民素质和形象来看,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口质量,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

5、素质,突出反映在国民的民族性格、道德水准、公众素养和文明程度上。国民形象是国民素质的反映。  软实力的本质是人的塑造问题。或者说,讨论软实力的目的在于世界城市需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概括起来讲,与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北京人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首都居民、大国国民和世界公民。从首都居民的内涵上讲,一是责任意识;二是文明风范;三是开放心态;四是包容品质;五是创新精神。从大国国民的内涵上讲,一是引领大势;二是顾全大局;三是坚守大节;四是深明大义;五是勇担大任。从世界公民的内涵上讲,一是世界眼光;二是国际思维;三是全球视野;四是人类胸怀;五是民族情义。  北京

6、与世界城市的差距不在硬件而在软件  世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是为人服务的。从城市功能讲,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都是为人服务的。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城市?一句话就是为了人。“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福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导思想。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差距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关键是软环境,核心是软功能,根本是软实力。  比如,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城市软环境、软功能和软实力最好的例证。北京是国际社会认为最安全的城市。观察一个城市是不是一个安全城市,有三大标志:一是犯罪率;二是非正常死

7、亡率,最典型的是交通事故和自杀;三是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率。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我们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在举办、筹办北京奥运会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市、专兼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责任清晰、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宣教动员体系和“功能完备、适应需要”的技术支撑体系。但我们在应急管理风险防范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重预案轻预警。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预案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公

8、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综合管理机制;预案侧重危机处理后的应急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