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06665
大小:6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0
《中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中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各位老师参加今天的培训,并恳请大家对我的培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上个学期我们搞了一个语文学科的培训,题目就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实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仅适合语文课,而是适合所有学科,因此我把上次的内容加以扩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这次培训,希望我们老师在理论上对教学情境有所了解,同时对创设教学情境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为什么要选这个内容呢?这要从我们的教育对象说起,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职学生,中职学生的现状大家都很清楚,
2、从生源上看,学生是被淘汰一轮又一轮之后的学苗,基础相当弱,有的学生的成绩甚至是个位数,我们在判作文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的学生错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上句不接下句。从学习态度上看,这些学生大部分都不愿意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半道课学生处来通知说让学生去劳动,学生乐得蹦起来,他宁愿劳动也不愿意学习。从学习习惯上看,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开学时发的新书,等过几天你再看,有的学生桌上就光溜溜的,啥也没了。从家庭重视的程度上看,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这里我讲两个事足以证明这点。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抱多大的希
3、望,只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先放到学校让老师看几年,长大之后再找份工作,都是这样的心理。s这些因素导致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学习好。那么针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我们也不能放弃,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使静态的知识被学生动态化地吸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我们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他才有可能学进去,才有可能学会,学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锻炼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能力。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百分之二十靠智商,百分之八十靠情商。可见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情绪积极,心境平和,自然就会精神饱满,教师灵思泉涌,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教学情境的内涵。一、教学情境的内涵: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以及客观现实条件,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系列手段(讲故事,放音乐,多媒体,实验等)创设出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
5、围,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s它以文本的内容,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为基础,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心理素质以及认知规律等。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都是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教学情境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调动的是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感受
6、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这是从大脑功能的角度讲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说说创设教学情境的好处。二、教学情境的功能1、促发动机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发的。教学实践表明,单靠学习目的或其他外部条件来促使学习,其推动力量是不能持久的。而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中介的学习动机,才是一种强大的持久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
7、最佳状态。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有效果。2、启迪思维s即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功能。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提供适度的愉悦刺激,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智能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起来,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完成思考的全过程。3、强化记忆教学情境通过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它将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化为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从而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强烈而持久的印象,使传递的信息在认识中不断获得加强。4、陶冶情操杜甫《春夜喜雨》中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