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

ID:28500155

大小:9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0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_第1页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_第2页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_第3页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_第4页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基于“生活儒学”阐释的中国价值论孔子与儒家2007-04-1813:18:32阅读44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提 要:“价值”的观念是何以可能的?这是今日探索价值论问题的基本的发问方式。这种追问所指向的不是任何形而上的、或者形而下的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因此,这样的发问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当代重建,而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任何原教旨主义式的传统价值观念。在儒家的观念中,存在就是生活;因此,生活及其仁爱情感显现乃是一切存在者的大本大源所在,从而也是价值论建构的源头活水所在。关键词:价值 观念 可能 生活 儒学   一、问题的提出:价值的观念何以可能    本世纪中

2、国内地的价值哲学研究,似乎已发生了一种所谓“走进‘生活世界’”的转向----从理论问题的探讨转向了现实问题的关注,有学者概括为“重视应用研究”、“直面现实问题”、“关怀大众生活”几个特征。这似乎意味着价值哲学转为了某种“应用哲学”,以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但本文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关于价值问题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就不再那么要紧了,恰恰相反,这种“现实生活转向”本身就需要给予理论的阐明。比如,其中一个颇为瞩目的所谓“‘生活世界’转向”问题、乃至现今非常热门时髦的“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尚待澄清的理论问题。   同时,这种“现实生活转向”,对于中国人、东方人来说,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我们对于诸如

3、“东亚价值观念”、“东亚价值哲学”之类问题的兴趣。[①]然而本文认为,这种关于东亚现实生活的价值维度的思考,不仅仍然首先需要给予一般的理论支撑;而且,这里显然又涉及到了理论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东亚本土的价值观念的理论资源的开发问题。事实上,这也就必然引发一个更为重大的理论问题:东-西价值观念、或者中-西价值观念的“文明对话”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本土性的“中国价值论”这样一个话题,意在从一种本源性的当代思想视域出发,而揭示出一种中国本土性的、尤其是儒家的价值观念,由此提出、并初步回答价值哲学的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价值观念何以可能?   “何以可能”这样的问题,是一种当代性的追问。这种追问尽

4、管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发问方式,但在他那里仅仅获得了一种不彻底的解决方案。康德提出的三个问题——纯粹数学何以可能、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视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②]在当代思想中称为“奠基”(Fundierung)问题。当代的奠基观念是胡塞尔提出的:“如果一个α本身本质规律性地只能在一个与μ相联结的广泛统一之中存在,那么我们就要说:一个α本身需要由一个μ来奠基。”[③]但在海德格尔看来,不仅康德、而且胡塞尔都没有真正解决奠基问题:康德的前两个问题属于“为科学奠基”问题,传统形而上学足以当之;但其第三个问题则属于“为形而上学奠基”问题,不论是康德的“理性”、还是胡塞尔的“纯粹先验意识”都不

5、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样的奠基仍然是传统存在论哲学的主体性的事情,即仍然是在形而上学之内打转,[④]为此,海德格尔以为,必须致力于一种更为源始的“基础存在论”(Fundamentalontologie),回到存在(Sein)本身、“生存”(Existenz)本身。   但在我们看来,即使海德格尔也并未能真正解决“形而上学奠基”问题。[⑤]为此,我们提出了“生活儒学”阐释的解决方案。[⑥]“生活儒学”的观念乃植根于中国本土的儒家传统,且渊源于当下的现实生活,而致力于从根本的思想视域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形而上学奠基”问题,而且也延伸到“形而下学奠基”----科学与伦理学的奠基问题

6、。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视域中,探讨一般价值哲学的根本理论问题。.....二、价值的范畴:价值论的形下学区域    首要的一个问题,便是“价值”范畴的性质问题。范畴(categories)的实质,按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是基于形上学而对形下学区域作出的一种高层划分[⑦];按海德格尔的观念,就是“存在者领域”的一种高层划分[⑧]。例如,有一种最高层次的范畴划分,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区分;在中国哲学中最初是“绝地天通”所导致的人神分离[⑨],进一步导向《易传》哲学的“天文”与“人文”的划分[⑩]。这种划分乃是科学与伦理学得以分门别类的依据,而科学与伦理学的直接理论基础就是知识论与价值论。因此,价值论与知

7、识论乃是处在同一观念层级上的事情,亦即都是从形上学层级向形下学区域的过渡:[11]知识论是从形上学向科学的过渡,使亚里士多德所谓“物理学”即科学得以成立;而价值论是从形上学向伦理学的过渡,使亚里士多德所谓“实践哲学”得以成立。   传统形下学区别于形上学,乃在于:形下学是对众多相对的存在者、即中国哲学所谓“万物”、“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思考,而形上学则是对前者的终极根据、即唯一绝对的存在者、亦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