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

ID:28498036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_第1页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_第2页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_第3页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办学特色——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县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案例——民族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引言:(引用陶行知的一句话)……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融水县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现有师生1677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学校,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

2、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办特色学校,育全面人才”的原则,努力探索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以艺促教、以美育人、以体健身的艺体教育特色,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如今学校形成“春绿满眼,夏荫成凉,桂花飘香”的靓丽风景,绿化覆盖率为82%,是融水县名符其实的美丽校园。背景分析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学生”。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艺体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并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本课程研究为主形式,以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实施整体推进战略”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学校立足科学发展,以学生为本,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弘扬国学经典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文化、开发校本研究课

4、程、打造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等多元化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格局。形成具有民小特色的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基本做法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为美丽校园的创建创建营造氛围。  (1)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结合上级提出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在·美丽校园”及我县的“美丽融水·清洁乡村”为契机,我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十分重视思想的转变,创建美丽校园是我校多年的目标。为了形成共识,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我们在学校计

5、划中列入绩效目标管理,同时通过学习有关法规,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举办讲座,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校刊、竞赛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通过学习及创建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创建美丽校园不仅能推动校园建设,而且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组织保障,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形成网络工作图以及责任分工,形成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我校还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制度,规范和实施方案,做到

6、领导重视,师生参与,责任明确,职责落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民族小学以育人为宗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让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2.以民族教育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校园环境、增强人文底蕴、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文化活动

7、为辅助,全方位、多次面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民族小学。自2008年以来,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请我县民间艺人到校解读《融水民族文化简明读本》,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

8、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