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

ID:28497304

大小:48.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_第1页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_第2页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_第3页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_第4页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十年&amp#183;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者按:扬之水女士的《〈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曾连续发表于《无轨列车》和《人间世》丛刊中。应本刊之约,扬女士将关于梵澄先生的日记续抄交本刊陆续发表。徐梵澄像安迪绘一九八七年五月十日接到梵澄先生复信,其中言道:我是唯物史观的,也略略探究印度之所谓“精神道”,勘以印度社会情况,觉得寒心,几乎纯粹是其“精神道”所害的,那将来的展望,科学地说,是灭亡。来信说《五十奥义书》中有不解处,我相信其文字是明白的。这不是一览无余的书,遇不解处,毋妨存疑,待自己的心思更虚更静,知觉性潜滋暗长(脑中灰色质上增多了施纹或生长了新细胞),理解力增强了,再看,又恍然明白,没有什么疑难了。古人

2、说“静则生明”——“明”是生长着的。及至没有什么疑难之后,便可离弃这书,处在高境而下看这些道理,那时提起放下,皆无不可。这于《奥义书》如此,于《人生论》亦然。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通常介绍某种学术,必大肆张扬一番,我从来不如此作。这属于“内学”,最宜默默无闻,让人自求自证。否则变怪百出,贻误不浅。页6—7六月十九日前几日曾致函金克木先生,约请他评《五十奥义书》,今日见面复又提起。因说起梵澄先生,金先生原是认得的。他说,梵澄是一九四四年去的印度(此前蒋介石到印度访问,欲与之修好,答允派两位教授去讲学),同行者为常任侠,但二人下飞机后便反目了。常是左倾的,徐无党无派,但决

3、不左向,于是各奔前程。以后就到了阿罗频多·高士的修道院。阿便是《神圣人生论》的作者。他是哲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搞暗杀和恐怖活动,后受到英统治者的追捕,乃逃到南印度的一处法属地,得到一位有钱的法国女人的资助,办起一座修道院,他就做了教主,著书立说。后“修炼得道”,便不再开言,只是撰述。一年与弟子们见一面,也是不说话的。他在印度的地位是极高的,被称为“圣人”,卒于一九五〇年。他到晚年差不多就是个神经病了。徐翻译了他的书。徐要求回国的事,冯至和我说起过。他提的条件就是要在国内出书。经研究后,同意接受。如果大陆不接受,他会去台湾的(后来我曾就此事问于梵澄先生,先生另有说,见一九九〇年十

4、二月二十日所记)。8—9六月二十九日接金克木先生电话,云评《奥义书》之稿已写就,嘱我往取。遂往北大。老先生真健谈,一聊又是三个多小时。回顾这篇文章的整个组稿过程,是极有意思的。长达数小时的两次长谈及书信往还,早已超过这四千多字的篇幅。如此,乃砉然得解:奥义书者,本无奥义也,最神圣的信仰,原缘自最世俗的念欲。再深奥的哲学,蕴含的也是生命之精义,这是一种高级哲学和原始信仰的特殊共存。文章浅白平扑,而其中“意思”殊多也。梵澄先生曾云:愿读者自做解人,金文同有此意在焉。因之对若个“奥义”,不过点到而已,正是好处。10—11十月十三日先生今日情绪极佳。首先谈到我写给他的信,认为还有一定的古

5、文修养,但文尚有“滞障”,而文字达到极致的时候,是连气势也不当有的。我想,这“滞障”大约就是斧凿痕,是可见的修饰,而到炉火纯青之时,应是一切“有意”皆化为“无意”,浑融无间,淡而致于“味”。11十一月二日因与道及王湘绮撰写《湘军志》一事。先生说,他当年亦尝与鲁迅先生论及此。周问,徐答:《湘军志》用的是《史记》笔法,但太史公虽叙事亲切,每似己之身历其境,却始终保持冷静,湘绮则徒有其一,而无其二。鲁迅先生深然此言。但后来先生得知,鲁迅是赞赏司马氏之冷静的。15十一月七日谈及散原诗,言至今记得一好句:“落手江山打浆前。”“初读之时,以为‘落手江山’寻常句也,未尽得其妙,而于心中徘徊久不

6、去。约有半年时光,忽而悟得,此乃江中击水,见江山倒影而得句,细玩其意,得无妙哉!”将日前检得朱记“国史馆长”一则示与先生,先生正之曰:“王晚年非‘寒素’也。仅示一例。当年湘中有一朱姓秀才,弃文从商,经营茶叶买卖,后成巨富,茶行遍布。其向湘绮求文,先是,奉呈银子三千两,王弗受。遂易之以水礼(绸缎、果品之属),乃应。可知王名重当时,囊中曾不少物也。”继而又述一则王之轶事:“时有一和尚犯事,坐罪站笼。寺中诸和尚欲救不能,乃贿于王,以求为之说情。一日,王拜会县令,说笑一回,起身告辞。主人送客,,王见笼中和尚,佯称曰:‘这和尚站得好!那日同他对弈,竟一子不相让。’言讫而去。和尚由是得免。—

7、—能与王对弈者,岂非友乎,县令固不愚也。”16十一月二十六日示我学诗之途:先由汉魏六朝学起,而初唐,而盛、中、晚唐。追摹杜工部、玉溪生可矣。我说,学诗乃青年人事,如今已过此界,何以为之。先生曰:不然。知高适否,四十岁以后方学诗,岂非卓然大家。又说:我向不以灵感为然,学识方为第一,所谓厚积薄发是也。即如八指头陀,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以“洞庭波涌一僧来”一句成名,后之为诗,则多为一班名士所助。19十二月十七日先生正在临摹泰山金刚经,因让我当场临写几字,顺势告以执笔之法、运笔之道。说我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