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

ID:2848688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_第1页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_第2页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_第3页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_第4页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素或普鲁卡因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比较夏仪辉唐华(永州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湖南永州425006)【摘要】目的比较激素与非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以普鲁卡因160mg—次/日缓慢静脉滴注;B组以地塞米松7.5mg一次/日静脉滴注;C组及A、B组均予更昔洛韦0.5二次/日静脉滴注;2、3、5、7、10天观察症状、体征,三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66.1%、66.5%,A组与B、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止痛效果更明显优于B、C组(

2、P<0.01);而B、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兽卡因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及以疼痛为主的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高效的药物;慎用激素。【关键词】普魯卡因激素带状疱疹疗效安全性带状疱疹是病毒(VZV)侵犯神经所致的皮肤疾病,较多的医师们因为没有更好的处理措施,引起PIN的患者较多,临床上较为棘手。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7年2月〜2011年6月采用普兽卡因静脉滴注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182例带状疱疹患者,并与另两组治疗相比较。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均为皮肤科门诊就诊。入选标准:有典型体征

3、(皮肤粘膜成簇红斑或水疱,带状分布),阵发性刺痛明显;病程在一周内且未进行系统抗病毒治疗者;知情同意自愿随访者;能坚持治疗无禁忌者。剔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对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者;诊断为带状疱疹侃疼痛轻微者;已进行标准化抗病毒治疗者;不合作、失访者。1.2—般临床资料按病情评分标准对皮损局部自觉症状(痛、痒、烧灼感)、全身症状(头痛、发热、乏力等)、皮疹特征(大小、形态、数目、周围红肿)、附近淋巴结肿大等作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同吋记录不良反应

4、。带状疱疹患者538例,A组182例,B组180例,C组176例。3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病情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1(A与B组比较为pi;A与C组比较为p2;B与C组比较为p3;以下同)。表1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x-±s)注:3组相比较,pi、p2、p3均〉0.05。1.3方法A组予(5%葡萄糖250ml+普鲁卡因160mg)/d,缓慢静脉滴注;B组予(5%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7.5mg)/d静脉滴注;C组及A、B组均予更昔洛韦500mg/d静脉滴注,3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以上治疗

5、7天为一疗程。于用药后2、3、5、7、10天观察患者止痛、止疱、结痂的天数,并注意不良反应,未愈者继续随访。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为皮疹完全消褪,经治疗神经痛消失,治疗指数100%;显效为水疱、红斑人部分消失,神经痛明显减轻,治疗指数>60%;有效为水疱、红斑部分消失,神经痛稍减轻,治疗指数>20%;无效为水疱、红斑小部分消失或加重,神经痛无改善,治疗指数<20%。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止痛为疼痛消失,止疱为无新水疱出现,原有的水疱不增大;结痂为水

6、疱全部干涸。总奋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在EpiinfoG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软件处理。2结果2.1临床疗效A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吋间比B、C组短,尤以止痛吋间缩短为著,平均为2天(pl、p2<0.01),而B、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3〉0.05)。见表2。表23组治疗带状疱疹症状、体征消退吋间比较(x-&plUsmn;s)天注:A与B、C组比较pi、p2<0.01;B、C组比较p3〉0.05。3组之间疗效比较见表3

7、。表33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例)ridit分析:pi、p2<0.01;p3〉0.052.2PIN发生率皮疹完全消退,临床治疗结束一月、三月、六月、一年后随访,结果如下。表43组带状疱疹治疗结束后PIN发生率比较注:3组随访结果为pi、p2<0.01;p3〉0.05。2.3安全性评价治疗组中有8例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吋出现轻微头晕、轻度胸闷、乏力,静滴速度减慢(或稍停)后消失,未影响治疗。538例患者中有3例白细胞轻度下降,其余各例在治疗前后血常规、AST、ALT无明显变化。3讨论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

8、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或衰老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是引起带状疱疹的主要危险因素[1】。带状疱疹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促使潜伏在神经节里的病毒再次激活、播散,从而诱发本病。受累神经分布以胸神经最多见,其次为三叉神经、面听神经、腰神经与颈神经[2】。Nagasako认为严重的皮疹与年龄及急性疼痛的严重性相关,同吋也是PHN(后遗神经痛)的一个危险指标[3]。李久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