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86000
大小:2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7.4 过滤和结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4过滤和结晶第四节过滤和结晶(1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二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2)用过滤法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4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表述能力。(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
2、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三教学过程[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须经过“海水—粗盐—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板书]:一过滤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2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
3、操作过程。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学生活动]:根据所学溶解度知识讨论:从溶液中析出
4、晶体有几种方法?[目的]:通过讨论分析,可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知识的掌握。[教师活动]:启发指导学生讨论。[总结板书]:3结晶有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型物质的提纯。[教师活动]:做实验7-6。[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41,观察实验7-6,并叙述实验的过程。[目的]:培养学生的操作实验能力及实验过程的表述能力。[教师活动]:总结实验7-6并画图讲解。[讲解]:如右图所示:图中分别是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看出:对于t1℃时硝
5、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当温度由t1℃降到t2℃时,硝酸钾可析出(-n)克。因此,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含少量)的混合物,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就可使硝酸钾析出,而大量的氯化钠仍然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介绍]:1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它变成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2重结晶[目的]:通过利用本上数据对实验的分析,结合教师用溶解度曲线图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结晶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四总结扩展1总结(板书)过滤结晶适用范围除
6、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物结晶与母液分离。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依据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目的。主要操作1制过滤器;2过滤。蒸发结晶或过滤结晶。2扩展:我国青海高原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而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道理。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P142第1、3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