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

ID:2848081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

2、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着各种弊端,朗读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鉴此,我提出了研究此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加强

3、学习,提高认识,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度,激发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力求达到大纲中提出的要求。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的朗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语文知识面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朗读说话练习,促进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本校三

4、(1)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班作为同年级对比班级。(二)研究方法。61、观察法:通过早上早读、平时课堂,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状况。2、调查法: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4、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定期、不定期地

5、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两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7月)1、申报课题。2、寻找影响学生有效性朗读的原因。3、了解研究对象的朗读现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3月)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并针对研究对象目前的朗读现状开展观察调查,积

6、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2、实施有效性朗读的教学,加强小学生有效朗读技巧(停顿、重读、语调),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有效朗读的情感体验,深刻领会其课文语言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宋朱熹语)的感觉。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4、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5、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总结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整理课题材料,总结研究材料经验,完成结题报告。五、课题研究

7、的实施过程本课题研究从三个方面组织了实施,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工作。61、创设情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续练习,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进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进步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

8、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笑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在教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中,古诗、儿歌较多,大多都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我配上一些优美的乐曲,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诗歌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