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

ID:28462763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_第1页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_第2页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_第3页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_第4页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谢德林《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摘要:谢德林《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在前苏联转型时期探索现代技法与传统技法相结合的一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乐曲中虽然运用了“纵向集合、横向发展”的现代作曲技法,一改传统作曲技法屮调性与和声的主宰地位,创造性地让主题在音丛与音块集合中有机发展,仴作品的曲式结构仍沿用了传统原则。关键词:曲式结构;纵向集合;横向发展;音丛;音块中图分类号:J6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1-0065-04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R•谢德林生于1932年,曾就读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

2、乐学院。由于前苏联时期的的影响,作曲家这时期的创作更多是沿用传统技法。在谢德林创作的中后期,国内对西方音乐的解禁,其创作技法随之产生了变化,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不失传统风格的前提下,人胆地引进和创新现代作曲技法,因此他被公认为是至今还健在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俄罗斯老一代作曲家。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钢琴奏鸣曲》是其作曲风格转型的作品,也是其在中年时期探索现代与传统作曲技法的有机结合,较早运用“纵向集合、横向发展”技法较为成熟的一部钢琴作品。本文将对作品中的曲式结构进行探讨。《钢琴奏鸣曲》保留了传统的以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

3、式构成的三乐章结构原则,其速度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126-132)、第二乐章慢板(=ca50,matemposemprepocorubato)和第三乐章快板(=84-80)。每个乐章虽然隐含着调性的踪迹,但它们并不拘泥于传统原则的约朿,调性的巩固不是靠和声功能来完成,乐章中的调性只体现在首尾音里隐藏的调高主咅。作品屮的旋律句法除传统的元素外,还引用了新的乐句合成元素。同样,句法的结构也不靠和声功能来作句逗的划分,而更多的是依靠音乐发展的自身形态和自然停顿。和弦结构与和声连接不用传统的三度叠置的结构原则,没有主属关系,没有调性

4、转换,乐曲的色彩变化主要来自音丛和音块的组合变换,来自节奏内在的动力推进。一、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Allegrodasonata)虽然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却一改传统原则,从呈示部、展开部到再现部没冇调性功能的发展与制约关系。主部主题C调与副部主题B调虽有调高的对比,但他们之间的调性关系已被淡化,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只是调的高低。全曲从主题C调、副题B调到乐曲结束时C调的出现,曲式结构没有按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发展,而更多的则是主题音丛与音块的色彩对比。乐曲呈示部由性格互异的主部和副部两个部分组成。主部

5、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段,引子是B音与C音小二度咅程叠置的1小节连续四分咅符的节奏动机。由这个引子动机贯穿的主部主题在长短节奏的对比中自然形成一个乐句,连续3次不断出现的主题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情绪连贯的乐段ao第1乐段b是一个较长的乐句,由3个不同的因素构成,整个乐段既是前后乐段之间的对比交接,也是它们之间的连接过渡。乐段自身的3个因素彼此之间互为对比关系,其屮的第2因素源丁主题a的节奏变化。当音乐重新回到主部主题时,乐曲己进入第3乐段,全乐段为a的完全再现。接下来是副部主题的连接乐句,这个连接乐句的节奏音型一直延续到整个副部主题

6、之中(见谱例3“主题c”低音声部节奏动机)。同样,乐曲的副部也由带再现的单三段组成,但咅乐再现时主题c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谱例3“主题(/”)。谱例中上声部的旋律音区已向下作了转移,低音声部也由双音的节奏型变成了单音的分解形态,主题起始音由B变成了D(见下两例屮虚线的第一音)。经过6个小节短小的补充后,由前面连接乐句动机发展而来的音乐构成了展幵部前的连接,由低向高由弱渐强的旋律变化形成了乐曲的第一次高潮。戛然终止后,音区的突然跌落预示着乐曲已进入展幵部。展开部由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分别变奏构成,主副部之间仅仅用了两个小节的连接

7、短句。其中,主部主题的两次变奏只有音区的对比,第1次在低咅区,第2次回到原来咅区;而副部主题的变奏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3次变奏均有所不同。第1次主题C"隐藏在下行的由八分音符构成的音群之中,第2次主题C?食鱿衷谟砂朔忠舴?组成的音群上面,第3次当带有重音的主题与上下穿插的由八分音符组成的音群交织出现时,乐曲形成了第2次高潮。展开部结束后,乐曲在此作了一个二分音符时值的停顿,接下來便是主部主题连续3次变奏的非原样再现段落。由于在这个段落屮,引子因素占据了整个变奏的重要位置,这就为即将出现的再现段落作了充分的准备。再现部首先重现了

8、呈示部中主部单三段的原始妞貌,接下来的副部则只是一个以单二段进行变化的再现。结尾部分是上下声部节奏相同的一连串八分咅符与变化了的主部主题因素构成的二段式。在主题因素出现前,由低向高逐渐变强的乐句引向乐曲的第3次高潮,最后结束在P力度的低音区C、E、B和C长音构成的音丛,这个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