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相关信息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

ID:28438332

大小:7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0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_第1页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_第2页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_第3页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_第4页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相关信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行业相关信息【浅析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1【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3【再制造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市场容量庞大】5【发改委主导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扩容】5【汽车零件再制造项目大连投产】8【第二批《再制造产品目录》由工信部正式公布】8【美驰看好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9【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需破解三方面难题】12-..【浅析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再制造是以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机电产品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财、环保为准则,以

2、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发展再制造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丰富的再制造资源,发展再制造潜力巨大。随着机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机电产品。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截至2009年底,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产销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到2010年底,我国可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等产品6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年翻新轮胎数量达到1200万条,另有35家企业获批开展

3、其他机械产品再制造项目。如果能实现这些产品的再制造,不仅会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有效节约能源和成本,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来看,我国再制造产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但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年里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知,再制造成为四大领域之一。  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联合颁布《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明确要求汽车产品的回

4、收利用率指标纳入汽车产品市场准入许可管理体系,推动了我国汽车报废回收制度的建立。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指出选择装备再制造等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试点。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确定了14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奇瑞等整车制造企业和潍柴、玉柴等发动机制造企业。  2010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

5、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研究制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抓紧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消除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法律障碍,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进出口管理目录。  这些政策的制定出台,为我国再制造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相对于欧美国家成熟的再制造产业体系,我国再制造产业仍然处在维修、改造的初级阶段。  四大瓶颈待解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再制造产业扶持政策,但由于认识不足,目前仍面临着政策支持

6、力度不大、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监管缺失、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等瓶颈。  首先,再制造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各部门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较少考虑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且有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例如在2001年发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报废的汽车整车、五大总成和拼装车进入市场交易,拆解的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销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可见,尚未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其次,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缺乏明确的再制造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缺

7、乏再制造行业的管理办法。由于缺少可作为依据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和规范,如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标准规范、再制造企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等,有关质量、周期、相关服务等方面的纠纷时有发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假冒伪劣的再制造产品的产生,再制造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使再制造产业形象受损,并影响到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再制造市场监管缺失。目前再制造行业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如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证、产品信息备案,对再制造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或备案制度。未形成规范的再制造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市场监管的缺失易造成市场

8、秩序的健康运行,制约再制造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再制造关键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有待加强。为了提高旧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及企业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再制造技术创新,研发再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和使用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针对当前我国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罗百辉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很大,发展再制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