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

ID:28419112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3页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盐酸氨溴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盐酸氨漠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观察(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江苏连云港222300)【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漠索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支持。方法:木文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1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了抗牛素、麻黄素制剂加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将盐酸氨澳索注射于患者鼓室内,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21%,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o常规组纯音测听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提升程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差异较大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盐酸氨

2、浪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盐酸氨漠索;疗效【中图分类号】R74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107-02分泌性中耳炎为耳鼻咽喉科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鼓室积液、传导性耳聋。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呈多样化[1],各种疗法效果也不一致。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木次研究选用盐酸氨漠索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文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9月・201

3、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先后治疗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1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单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耳胀感、听力下降、闭塞感等症状,对耳屏进行按压时,相关症状均可得到暂时减缓,鼓膜为灰蓝色或者橙红,鼓膜内陷,光锥完全消失或者明显缩短,锤骨短突突出明显,部分患者存在液平面。纯音测听检查结果显示为传导性耳聋,声导抗图表现为高负压型(C型)或者平坦型(B型),对患者行鼻咽部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新生物。研究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16〜57岁,平均(37.4±1.8)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4±1.4)年。常规

4、组男性11岁,女性8岁;年龄:17〜58岁,平均(38・8±2.8)岁;病程4个月〜6.5年,平均(3.4±1.8)年。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1.2方法常规组患者接受了抗生素、麻黄素制剂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接受1%浓度的麻黄碱滴鼻治疗,急性期的中耳炎患者则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治疗,待鼓膜充分显露后,实施穿刺操作,抽出积液,或使用咽鼓管导入吸干中耳积液。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将盐酸氨澳索注射于患者鼓室内,患者取坐位,患者耳部面向操作者,并稍微向前倾斜。实施常规消壽后,在患者的骨膜后下

5、限穿刺,并注射15mg的盐酸氨漠索,注射完毕之后,患者平卧,休息30分钟。盐酸氨澳索治疗每周进行一次,4周作为一个疗程。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接受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语频听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骨气导差小于10dB,气导平均听阈达到15dB,鼓膜恢复正常,同吋,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好转:患者相关症状有显著改善或者完全消失,语频听力得到明显提高,提高范围为10〜15dB,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鼓室导抗图为C转为A型,或者由B型转为C型;无效:给予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均无明显改善,语频听力未见明显提高,鼓室未见明显变化。好转率+治愈率二治疗总有效率。1.4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方

6、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均以(%)表示,计量资料均以标准差(x-±s)表示,分别实施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治疗效果比较情况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21%,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V0.05)。常规组纯音测听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提升程度明显低于研究组,详细见表。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无患者出现明显中耳感染、鼓膜穿孔等不良反应,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有2例患者因鼻内镜将鼻腔黏膜擦伤出现少量出血,但均无

7、需进行特殊处理。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耳部胀痛,但症状为一过性,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自行好转。常规组患者均可见鼓膜穿刺点瘢痕,但无患者发生中耳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中耳感染、2例出现出血,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o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V0.05)。2.讨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具有复杂性,目前,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感染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咽鼓管功能障碍为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