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14706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王旭明:用“十二字标准”指导口语交际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旭明:用“十二字标准”指导口语交际教学过去的语文课上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它是2001年课程改革之后新增的一种课型。我到很多学校听课,问一到六年级甚至中学的学生是否上过口语交际课,回答基木都是没有上过。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现在学校教育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两项上,或者说只放在了“考”上。这是违反课程标准,也是违反语文教育规律的。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很重视“说”,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语文课必须讲口语交际,而且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讲。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
2、个原因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有五大课型,其中一个就是口语交际,因此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把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口语交际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不能没有。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甚至比阅读、写作能力还重要。人可以不阅读,也可以不写作,但如果不会说话,不会交际,就很难称之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而且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是两种形式一一渗透式与专门式教学相结合,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可偏废,也不可省略。所谓渗透式,是指每一堂语
3、文课,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其他课型,都要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渗透进去。同时,还要有专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课,要按照教材和课标的耍求,每学期至少拿出四到六个完整课时,专门上口语交际课。现在的老师们不爱教口语交际,原因大抵有两方面:一是考试不考,二是口语交际确实难教。然而,就像一个人的某个器官一直不用,其功能就会退化一样,如果学生说的能力一直得不到训练,他们就会越来越不会说,越来越不敢说。那么,口语交际课怎么上?我们之前提出了真语文课的十二字标准一一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这同样也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向和标准。课标对口语交际的
4、学段目标和内容都有明确的说明,并且有专门的教学建议,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釆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课程标准是语文老师教学的“法”,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目标、方式的设计上循课标而行,不能随意施教。比如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是第一学段的教学,课标对其有明确要求:"听故事、看咅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因此这堂课的
5、教学方向就是让学生完整地讲故事。现在不少版本的教材都编排有口语交际的内容,不管用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把教材的要求、思路和重难点理解、消化了,再去讲课。以语文版修订教材为例具体来说,我们在修订过程中,坚持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主耍地位和作用,并且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这不仅体现在每个单元后单列的口语交际内容上,体现在课后练习上,也体现在学生练习册上。比如一年级上册的《学习打电话》《说说喜欢的玩具》,目的是让学生有话说且爱说,并引导他们学会使用谦辞敬语,学会正确表达。教师教学以教材为依据,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弄懂,才
6、不至于偏离方向。比如《听故事讲故事》,教材中有-:个要求。第一个:“认真听,边听边记:故事中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讲的时候要用普通话,注意把故事讲完整。”对于一年级学生,老师要告诉他们,说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经过、结果,就叫完整。第三个:“评一评:谁讲得好?好在哪里?”语文老师必须持教材来授课,我们的工作就是将教材的内容课程化、具体化。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其优秀之处不在于有高深的知识,而在于能把教材内容具体化,并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依课标、持教材都是硬性要求,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重学情则需要教师灵
7、活掌握,随机应变。比如我在执教《听故事讲故事》时本来准备了六张图片让学生描述,但课上没有全部拿出来,就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另外,我本想让学生结合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法,讲讲身边的故事;后来我看这个班的学生年纪太小,加大难度有些为难他们,就果断地舍掉了这一环节,只是把它作为一项课后作业布置下去。再比如我在执教《学会邀请》前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很好,并且在与他们聊天时确认了这一点,于是就根据这一学情调整了上课的内容一一增加了一些谦辞敬语的知识,加人了一些问题的难度。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新的收获。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
8、上“跳一跳”“够得着”,这需要教师对学情有精准的把握。在这里,我要给老师们执教公开课提个醒:如果我们把磨了不知多少遍的课拿到台上给孩子们再上一遍,那就是弄虚作假,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假”的种子。我坚决反对这样的“假课”。我主张,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到台上来,我们都要真正利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