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

ID:28409511

大小:8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_第1页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_第2页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_第3页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_第4页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摘要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认同呈现出感性化、私人化的取向,致使价值共识遇阻。面对价值认同困境,学校德育需要转向价值教育,以立足于学校教育生活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价值理性,以期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生活方式,学会过美好的价值生活。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认同;价值教育作者简介李菲,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社会转型是我国正在经历的一场巨大社会变革,它以经济转型为开端,以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变为两翼。社会转型加速了我国市场化、开放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2、但也使人们陷入了价值认同的困境。在价值认同困境中,学校德育遭遇了新的挑战和转型思考。一、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价值认同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倾向于我国学者汪信砚的观点,即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1]不难看出,价值认同既是个体价值系统形成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价值系统发展的最终状态或结果。本文认为,价值认同困境表现在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

3、在动态方面,价值认同困境表现为价值认同的形成遇到阻碍;在静态方面,它反映为共同价值的缺乏。第一,价值选择感性化,责任意识被驱逐经济转型推动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也造成了感官需求的满足越来越主宰行动选择,价值选择日益呈现出感性化的取向。所谓价值选择的感性化,是指人们在选择某种价值观念及相关生活方式时,主要是从机体需要和主观感受的角度出发。比如,人们选择是否做出某种道德举动,并不取决于对受助者受困情景的感受、体验,对道德行为意义的知晓,而是取决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于是,在今天我们经常能听到人们在为行

4、动辩解时说“我愿意”“我喜欢”。认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上升到了主体需求、利益、情感和信仰的层面"[2],它与个体的需要关联在一起,表达了个体的某种价值倾向性或喜好。在感性化的价值选择中,人们的价值喜好是明显的,而理性的价值思考和认知却被遗忘了。很多人在确定处事原则、行为方式时并不做慎重的思考,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更不清楚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是什么。“跟着感觉走”“一切随性”成为很多青年人的行事准则和口号。遗忘了价值认知,人们对价值的钟情仅是停留在喜好层面,无法上升至情感层面。因为价值情感是个体对于

5、某一价值观念或品质表现出的稳定的态度体验,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联系在一起,并且是建立在价值认知基础上的。于是,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总是千变万化的,难以捕捉的,生活和心灵也是飘忽不定的,归属感、安全感的拷问不时搅动人心。价值选择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认知,还导致人们的责任意识被驱逐。责任是人的重要品质和存在方式之一,它表达的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就是说,人们选择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都取决于其对责任所承载的意义的认识与认同。这一过程必然蕴含了人的价值思考和认知,因为一个人只有感知并确认自己与他者的责任联

6、系,知晓并认同其行为对他者的意义,思考并敬畏自身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他才会做出负责的举动。可以说,当今社会中诸多不负责任现象的频出与感性化的价值选择剥离了人们的价值思考和认知有密切的关系。第二,个体的价值认同与群体认同脱离,公共价值缺席“认同”指“认可、接受”,但它并不止于对某一价值的认可、接受,“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在处理个体怎样融入群体、获得身份的问题”[3],表现为“自我与他人、群体与群体在价值观念和身份归属的统一性和一致性”[4]。就是说,认同之所以必需,是因为通过认同人们才能辨识自己与他人的同一

7、性和差异性,才能找到可关联、相融的群体,实现社会身份、地位等的定位。诉求同一性,实现归属需要是认同包括价值认同的目的。所以,价值认同蕴含社会性需求。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选择的感性化导源于世俗化,更源于现代化所确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自我的主体性、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是以“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的横行。个体主义的凸显带来的是社群、共同体和社会的后撤。在物理空间上传统的共同体、社群消失了,在心理上人们的归属意识和需要在消减。"家”的意味和朋友的品质发生变化即是最好的例证。“……家本身已经变得贫乏和平庸,大家庭

8、分裂成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在那里个人的欲望和利益特色鲜明地领先于群体的欲望和利益。”[5]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捧场才被视为朋友,友情不再导致共同体的诚挚讨论、精神上的相互扶助,而是蜕变为相互谋利的关系网络”。[6]受此影响,价值认同与选择完全变成了一个私人事件,不再与他者有关联,也不再关乎自身的社会价值定位,“我的地盘我做主”,能够显现特定社会中所有人共有属性、特质的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等被遗弃了。于是,在个体的价值认同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