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09443
大小:7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9
《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对策研究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曾是留守儿童,曾是随着父母(第一代农民工)进城追寻梦想的无根儿童,现已成为在城市务工的庞大群体。有效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此种类型的犯罪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阻碍城市化进程,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但是这种犯罪不是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进行有效的预控,不但能够推进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也能够把这一防控理论和措施在其他地区有效的复制应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将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控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措施。关键词
2、:社会转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治理控制屮图分类号:D91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4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发展并不协调,新生代农民工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谋生的方式千差万别却又无例外地琐碎、卑下,其主观需要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极大。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更强,有着更加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获得市民身份的意愿。但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形成了城乡二元格局,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过程屮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作为城市非主流群体
3、的新牛代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牛活习惯及生活方式,使其不可能成为城市主流,并且容易遭到歧视,其权利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限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及缺乏用人单位所需劳动技能,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难以获得其所期望的经济报酬及实现其所追求的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必要引导的新生代农民工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诱发犯罪的产生。本文从犯罪防控的角度,提出治理控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从而促进其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社会。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280名新生代农民工(数据分析见表1),有280
4、人表示应该与城里人同工同酬、规范企业用工、改革户籍制度、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占100%;有253人表示应该改善教育条件,占90.36%o农民工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是一个改革的方向和渐进的过程,但是新牛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又十分强烈,这就需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早引导,防范转化为对社会不满的不良情绪,为犯罪埋下伏笔。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凝集人心、调动积极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心工作和重耍抓手,能够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文化思想观念娼变的现实背景下,加强新生
5、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和兼顾其独特性和特殊性,以人为本,换位思考,量体裁衣,量身定做,以此引导其缓解和消除职业期待值高与耐受力差、自信与自卑、富裕与贫穷、融城心态与过客心态等令其困惑的矛盾心理,重塑新牛代农民工对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在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时,一方面,一定要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方式切入,以发牛在其身边的事例及耳熟能详的话语,通过舆论引导与情感认同等方法消除其抵触情绪,增强其亲近感、赞同感和归属感,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正确看待社会转型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的
6、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入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积极树立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社会主?X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生代农民工先进典型事迹,尤其要公平公正地表彰和支持农民工群体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先进个人事迹,为三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处于塑造期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精神支持,引导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脚踏实地、自立口强,养成积极向上的牛活态度和求知渴望的学习习惯,减少甚至消除其负面不良心理,杜绝其向犯罪心理发展的可能。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是调整社会生活的衡平
7、器,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冃标,需耍提升全体公民守法用法意识。有针对性地对新牛代农民工进行普法教育已成为当前事关国家大局的紧迫任务。“七五”普法规划中,明确将新生代农民工列为重点法治宣传教育对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普法教育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从新生代农民工普法教育和法律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积极开展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接地气的普法教育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依
8、托和开发各地普法教育培训平台,采取互联网线上宣传教育和互联网线下宣传教相结合育、定点宣传教育和流动宣传教育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用人单位负责与辖区负责相结合、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立体化地组织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新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