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07363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青少年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少年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刍议【摘要】近年来,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迫切而强烈。本文在分析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建议。【关键词】挫折挫折成因挫折教育心理素质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G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6—9682(2009)04-0098-02近年来,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健康状况所作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这个比
2、例冇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力差,道德意志力薄弱,是一个不容忽视、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牛正常学习与牛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学牛的健康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了解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加强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迎接激烈的社会竞争与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就屮学生的挫折教育问题结合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青少年学牛心理挫折的成因“挫折”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
3、失利、挫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失败、失利”;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既定的冃标屮,遇到种种干扰和阻碍,其需耍和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而产牛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那挫折究竟是怎样产牛的呢?总的来说,挫折产生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构成挫折的客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给人带来的种种阻碍和限制,致使人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挫折。主观因素是指由于个休的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缺失与不足,使人的愿望、理想不能实现,从而形成挫折。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
4、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感到恐慌和焦虑,而产生种种心理挫折。具体的讲,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要冇以下几种:1.学习成绩的浮动不稳与下降所带来的挫折现在的学牛大多是独牛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提出许多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过高期望,加上受“应试教育”片血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频繁的考试、测验、作业、学业竞争,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不敢面对失败。学习成绩不稳或下降,达不到既定目标,不能考上理想学校,很容易使学生受挫。沉重的学
5、习负担和强大的思想压力,使得孩子们精神十分紧张,惟恐落后,长期陷入焦虑不安之中。1.心理承受能力差所带来的挫折我们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以外的一切大小事均由父母包办。家长将孩子在家庭范围内承受挫折磨练的机会降低到极点,可谓用心良苦,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过度关心、过度保护、过度限制,使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磨练造成无主见、缺乏独立意识、依赖父母的心理,牛活自理能力极差。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束手无策、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心理承受能力极其低下。2.自尊与自卑冲突所带来的挫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
6、对他们疼爱有加,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来关怀和爱戴。在家里有“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过分强调自我,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期的养尊处优生活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任性和爱面子的性格。在学校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有强烈的自尊感。但由于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生活上缺乏实践经验,挫折体验少,抗挫折能力弱。因而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如不能顺利解决,就觉得口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丢人现眼,显示出自卑感。比如说,现在有些学牛在小学阶段都是各自班里甚至全校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各个学
7、校的水平差异、环境的改变以及学习内容的加深,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起伏不定、甚至大幅下降,备感挫折,甚至导致他们怀疑自身的能力与智商。二、实施挫折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有的人能从逆境中奋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遇到挫折就意气消沉、萎靡不振,轻则寝食难安、无精打采,丧失了前进的信心与勇气,重则发生行为偏差,引起种种疾病,甚至诱发口杀行为。这些截然相反的表现,主要
8、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挫折进行调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谓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增强受教育者的适应能力和坚强意志为指导,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对待挫折,并見通过有意识的设置困难或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挫折承受能力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