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03337
大小:63.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的困境与生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的困境与生存发展摘要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在改革中遭遇困境,但基础课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行动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谋求出路。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困境生存发展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TalkingaboutthePlightandSurvivalDevelopmentofBasicCourse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LUOXuan(FundamentalDepartment,Baoji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Baoji,Shaan
2、xi721013)AbstractBasiccourseteachersinvocationalcollegesencounterdifficultiesinthereform,butthebasiccourseteachersshouldchangetheirideasinactionseekingawayoutfortheirownsurvivalanddevelopment.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basiccourseteachers;plight;survivaldevelopment在众多职
3、业院校中,基础课的边缘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尽管一直存在不同的呼声,但基础课的逐渐被删减,基础课教师任课量逐步减少已经成为了事实。面对着僧多粥少的大趋势,基础课教师如何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高职院校基础课及基础课教师的困境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高职院校基础课以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为代表,与学生的专业课相比较而存在。如果说,在小学、初高中阶段以上科目都颇受重视,那么在职业院校,这些课程
4、则处境尴尬。由于基础课主要承担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培养任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本身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作用不能在短期内显现,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直接关系不大,因而基础课的教学建设不被重视。并且,由于高职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求,在校内条件下,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比重,以凸显学生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删减基础课,降低基础课在总体学习中的比重。原本开设一年的基础课改为开设一学期,开一学期的直接删掉等等。抑或将原有的课程设置全盘推翻,换一套新的名目。如此一来,剩下的基础课要么面目全非,要么七
5、零八落,让人不忍直视。应新形势的要求调整基础课自然无可厚非,但教育者管理片面追求“职业性”而忽视“高等性”,抹杀基础课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必要性,一味地从量上去删减,而忽视质的平衡,着实让人遗憾。而从基础课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人员总体数量多少不一。一些高职院校是由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而成,倘若其中有师范学校,那么基础课教师的数量就相对较多。而这众多的基础课教师大多都具有相对较长的一线教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些院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副教授及以上的职称人数比重较高。但由于基础课的大量流失,原本应该得到开发与利
6、用的人才资源遭遇冷落。失去了所任课程的基础课教师就像一个垦荒者突然间被人夺去了耕耘已久的土地一般,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勤换来的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熟练工”,但瞬间的失去让心灵倍感痛楚。而心理的痛楚之余面临的则是直接而现实的生计问题。没有完成固定的工作量就无法拿到既有的工资,长此以往,生计将无从维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人另寻他途,有人苟延残喘。当我们在讨论“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时,一些教师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丧失了基础课的教师早已被剥夺了"服务”的资格,连基本的前提都不具备了,又何谈进一步的发展呢?那么,有
7、课上的基础课教师是不是就毫无问题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基础课教师大多毕业于本科院校,耳濡目染的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而工作以后,虽然进入的是职业院校,但一些教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并不明朗,所从事的教学内容不过是对本科内容的删减与筛选。虽然教育不乏共性,但这些内容缺乏鲜明的职业特色,更缺少与专业的有效对接。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分配不合理,理论讲授过多、实践太少。另一方面,理论的实践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例如,学生从小学时便开始接触作文,但是直到大
8、学,一些学生仍然不会写便条等,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我们的教育显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面对着“教学做”一体化、任务教学、模块教学等新趋势时,过去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举步维艰、难以维济,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方法与手段却又呼而不出或是收效欠佳。2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