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

ID:28399870

大小:5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_第1页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_第2页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_第3页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谈汉白玉观音雕刻的研究与创新玉石,本属没有生命的物质,但在莆田能工巧匠手里,竟是灵性勃发,魅力四射。莆HI人与玉相伴,与石为伍。他们用玉石雕刻成活灵活现的艺术品,用玉石构筑起举世无双、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石文化。石雕在莆田的发展可上溯到唐宋时期。唐朝时莆田就有很多寺庙,寺庙里有很多精致的石雕作品。尤其是建于五代末的枫亭塔斗山的天中万寿塔,各塔层石块都有石雕图案,如大力士、蟠龙、花卉浮雕,佛像、金刚力士等,并饰有卷草花纹,莲花覆瓣等。当时的石雕艺术大都有严谨粗犷朴素的艺术风格。宋朝时莆田的寺塔石雕作品更多,雕艺更趋精美、

2、细腻。到明代,古建筑、古墓等都出现更精巧的石雕作品,石牌坊上的人物形象、车马动态、花卉形状,云龙浮雕等,工艺更精美、风格更细腻,很受后代人广泛赞誉。清代的莆田石雕更是巧夺天工的佳作。自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和民间信仰的盛行,使佛教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在各地日益昌盛。城乡各地遍布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的寺庙宫殿,也相应出现了大量以宗教为题材的壁画、石雕,木雕、金银铜铸、泥塑等优秀作品。佛教以深奥的道义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块光彩夺冃的瑰丽珍宝,

3、而莆田的石雕传统工艺也正是与佛教及妈祖文化的传播同兴衰。悠久历史长河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古迹,拥有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为艺人们制作石雕传统人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莆田作为中国的“石雕之乡”,凭借着本地半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雕刻技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与感情,套用石雕界前辈的话说就是“注重神韵、讲求适形、精雕细琢、善于线描,不拘一法、题词丰富,巨细应手”的七大艺术风格。莆田的石雕艺术家们善于博取各家之长,又结合本土特点,不断尝试创新,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石

4、雕艺术。莆田石雕发展到现在,使用的石材种类繁多,如花岗岩、砂岩,青石,汉口玉等,只有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因材施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让莆田的传统石雕工艺在雕刻领域绽放出新的艺术Z花。我从事玉石雕刻艺术已有20余年,列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佛像雕刻中的观音题材更是情有独钟。从各地的石窟寺庙的观音造型到各种民间艺术雕塑以及屮国传统的文人画卷,屮国传统艺术屮的观音形象超凡脱俗,圣洁神秘。在观音雕塑中,汉白玉的运用尤为突出。汉白玉因其通体洁白,质地纯净,给人一尘不染的美感,浑然天成的气质与观音形象甚是相配。观音题材的作

5、品不计其数,怎么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观音造像讲究雕琢工艺精湛细腻,刀法线条既含蓄又刚劲,人物肌圆骨润,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因此怎样因材施艺、取长补短、巧加雕琢就成为观咅创作成败的关键。就我的《坐鳌观音》而言,从初期的选材、构思阶段到后来的创作过程,始终把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贯穿其中。传说古时东南海域出没一物,龙头,龟身、鱼尾,甲壳金烂烂,体态硕大,蛮力无穷能喷射水柱,人称鳌鱼或金鳌。它常兴风作浪,颠覆渔舟,淹没村舍,吞食人畜。观音获讯,慈悲大发,前去除害。她备下绢索,将手中所持柳枝削成九个倒

6、刺金钩,挂在绢索一端,置入泥人腹中。金鳌又至作乱,见一女子迎它款款而來,喷水柱击她不倒,涌海浪淹她不没,怒而张口扑咬,观音乘势将泥人抛入鳌口,被因囹吞下,泥人入鳌腹即化,观音牵动绢索,怪物被九枚金钩扎住五脏,疼痛难忍,愿伏罪,观音遂踏鳌而去。《坐鳌观音》呈现了己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观音发鬓高绡、披戴巾兜天衣,一手抚鳌,一手持瓶,带着芸芸众生的寄托,承载着善男信女的美好心愿坐鳖而去的情形。作品整体气度上怡然大方,于深沉坚毅屮透出超凡睿智的神韵,而汉白玉的材质更衬出观音超脱于三界,纯净无暇的品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

7、西方之人兮”一一甄龙友题《观音像》。把观咅作为“西方美人”,说明观音已从定德Z像转变为美女观咅,是将天国的神降至人间來,艺术家赋予她更多的人间气味和美感。我的《如意观咅》就是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如意观音》以立式呈现,做“s”型的扭曲,腰肢柔软,身体修长,侧身向外,充分显示了女性的曲线美,以及她多姿妩媚的神韵,高雅、秀眉、长目、巧鼻、小嘴、笑而不露,脸部半润而尊容和善,其慈悲、救苦的内在心灵和外形美达到高度统一。观音信仰在民间历久不衰,那些信众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而雕刻这门艺术也是艺术家

8、对“真善美”追求的直接表现是对佛理禅意的真情流露。“成佛没有捷径,修行是点滴功夫”,“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修行如此,雕刻亦然。雕塑这一条修行路,我要走远,更要走好。(责编张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