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92190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试析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齐建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齐建勇齐建勇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251900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可见,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教师应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中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2、,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木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历史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历史知识的能力,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项重要的课题。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1.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
3、课成功的关键。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學、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以及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等,把历史木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2.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可以更广泛地采用电教媒体,寻找和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比如在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由于吋代距离现在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当吋红军的长征精神。那么可以通过播放《四
4、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电影片段,既能让学生体味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历史情景,给学生重返历史的机会。历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即具有吋间、空间、人物和特定场景,教学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堂上由学生用语言、形体、情感和道具等方式,表现特定的历史场景,重现历史。二、唤起想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力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丰富的想象是智慧给科学思维带来的闪光,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历
5、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历史是过去的陈迹,通过想象才能在人脑中再现和再认当吋的历史场面。比如,讲述蔡伦的事迹,历史课本用文字和插图介绍了他的事迹,这只是他的传记,不是他本人,蔡伦本是独立于教材之外并曾经活在世间的一位科学家,教师讲课是要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去了解活的蔡伦并在思维中活现出这位科学家来。讲解时,我指导学生观看多媒体幻灯片《蔡伦像》,学生就好奇的问:蔡伦是怎样造纸的呢?这吋我配合另一幻灯片《汉代造纸图》对造纸过程略加说明:首先把破布、旧鱼网、树皮洗干净,切碎,并II加以沤制,然后进行蒸煮、舂捣、分离纤维,配成纸桨液
6、,最后用纸模帘捞取纸桨,经过晾晒干燥,揭下压平砑光,就制成了纸。这样一介绍学生便可想象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活动图景,并加深对这一伟大发明的认识,学生肯定蔡伦历史功绩的同吋,也萌发了向他学习的创造冲动。从而是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教材内容的含意,进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意能力。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宋代理学大师张载指出:“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生自己提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对高层次的综合能力自身培养提高的过程,是善于学4的
7、表现。冇些学生认为历史书从头到尾都能读懂、读通,一问三不知,大脑中一片茫然,更不用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例如:对“近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这一知识的复>J,学生能够归纳美国外交从“门罗主义一一大棒政策一一金元外交一一冷战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却较难能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广度、深度的问题,更不会有对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学生学AI的境界限于浅层次的知识表面,即不能应对考试,也不能增长历史的智慧。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不是“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是作为了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那么,教师该如何启发学生的质疑,促进学
8、生做到“学思结合”和乐于学习呢?其关键是教师要钻研教材,围绕主线精心设计有广度、深度、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并且一定要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对“近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教师可向学生展示问题切入的角度是:1.怎样概括近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2.近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变化过程?3.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