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ID:28391243

大小:5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_第1页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_第2页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_第3页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_第4页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实践与综合应用”定为内容标准部分四大领域Z-O[关键词]学生操作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实践与综合应用”定为内容标准部分四大领域Z-O如何在新的数学理念的指导下,体现现代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牛的实践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初浅认识。1动手操作,培养思维能力“手和脑Z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

2、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由于儿童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去分析、比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操作,使之思维随着操作活动而展开,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时,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向每组提供三个空圆锥、三个空圆柱和一脸盆水,圆锥和圆柱两两分别具有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

3、等底不等高的关系;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一一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l/3o第一步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圆柱形物品(牙签筒、饮料罐等),摸摸、看看,知道圆柱体有一个侧面、两个底瓯,使学生对圆柱的概念有一个形象感知。第二步,启发联想,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外形是圆柱形。第三步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各种学具、各种方法验证上下两个面的大小,侧面的大小与底面周长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第四步,让学生用书上的展开图型,做成圆柱。按常规到此就完成教学任务了,但为了进一步发展思维,用

4、所学到的知识为实际服务,教师可设计第五步:让学生想象三个展示图分别得出的圆柱是哪一个。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估算是估计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思想是把握的大致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渗着估算的思想,如:一些水果要全部批发给别人,就要估计这批

5、水果的重量;一批货物要用车装运,就要估计这些货物的体积。因此,日常估算是每个公民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概念后,应让学生对牛活常见事物进行估算。例如,教“厘米和米认识”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尺子上观察一厘米、一米分别有多长,用自己的手比划出来,建立长度的概念;再认识一厘米、一米长的物品有哪些;接着让学牛用尺子量度常用的物品,如橡皮擦、书本、桌面等,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了厘米和米的意义。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

6、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英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创造出新的想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这节课时,要把4+4+4+3改写成乘法算式,同学们纷纷想出三种方法:4X5-

7、1二4X4+1二4X3+3,冇没有新的方法呢?教师请学生动手摆小棒,很快学生就得出了两种新方法:一种是把后面3根小棒平均分到每个4里,得到3个5,列式是5X5;另一种方法是:把前3个4每个抽出一根小棒,得到5个3,列式得:3X5;教师及时夸奖学生是小小发明家,学生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兴致高涨。4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应用能力“使学牛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实验等方面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学牛手脑并用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女口:教学“圆

8、的认识”中有关半径、直径间的关系的认识,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在画好的图中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个结论,这样的操作就是走形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达到操作的冃的。教学屮,我是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