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

ID:28385578

大小:73.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_第1页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_第2页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_第3页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_第4页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诉讼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下)三、为什么要以宪法概念思维?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宪法概念是主体判断、推理和论证的起点。解决宪法问题需要以宪法概念思维,亦即以宪法概念思维是以宪法规范为依据衡量、评判宪法事实(问题)及解决宪法纠纷的客观需要。概念是任何一门学科大厦的基石,法律概念则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单位。德国法理学家魏德士也认为:“法律概念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建筑材料。”[24]台湾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在《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一文中指出,王伯琦先生在其“论概念法学”论文中谓:“我可不腕

2、的说,我们现阶段的执法者,无论其为司法官还是行政官,不患其不能口由,唯恐其不知科学,不患其拘泥逻辑,唯恐其没有法律概念。”并认为,“可见,确实掌握法律概念,是何等的重耍和何等的不易。概念是法律的构成部分,处理问题的思考工具,因此必须藉着实例的演练公理解和运用。”[25]也就是说,包括学者在内的法律人,不害怕大家没有口由的思维,而是太口由了,以至于不按照科学进行思维;不害怕大家不懂得逻辑,而是太拘泥于形式逻辑,不按照法律概念去思维。此即是指出运用一般的法律概念进行科学思维对于一个法律人的意义。在此过

3、程中,尤其需耍结合实例去锻炼法律思维能力。这里的实例,既可以是具体的法律纠纷,也町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问题。只有将已有的法律概念结合实例进行思维,才能判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学握和运用能力,法律概念才不至于沦为一堆知识的机械累积,而是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有力工貝-。宪法概念以规范形式表现,既是宪法规范对特定事实的高度抽象,也是对一个或者若干个基木宪法关系的精妙陈述。在一般意义上,概念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名”,也即“符号”,其还保有“实”。对概念的掌握不能单纯停留在对它的机械记忆上,而是须对与之对应的事

4、物及其之间的和互关系有一透彻的了解。这就要求对所使用的概念有清晰的了解,不仅明确其内涵,也要熟悉其外延。从表而来看,思维也好,写作也好,其在形式上表现为“文字”或者“符号”游戏。实际上,由于各“符号”不仅冇内涵,也冇外延,符号游戏就是对事物Z间关系的排列组合过程。[26]法律概念和宪法概念在服从形式逻辑这一棊木法则的前提下,乂有白己的属性。这就是,既然一个宪法概念就是一个宪法规范,就是宪法所规范的那种事实,则各种宪法概念Z间的关系就构成各种规范事实Z间的关系。对宪法概念的思考也是对宪法所规范的各种

5、事实之间关系的思考。因此,以宪法概念思维是宪法的规范性要求。作为对实践有法律拘束力的规范,宪法始终须面对着事实(问题)或者纠纷。解决宪法纠纷需要以现有的、实定的、有效的宪法规范为依据,对这些纠纷和事实(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形成一•个新的宪法认识,因而也就抽象出一个新的规范,疑难案件得以解决。可见,宪法概念或者宪法规范是进行宪法思维和判断的工具。没有宪法概念,就既不可能对各种各样的宪法事实和宪法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也不可能对这些宪法问题形成一个确当的认识,更不可能发现、找出、获得或者形成解决

6、这些宪法问题的思路或者方法。简言之,以宪法概念思维是解决宪法问题的需要。四、怎样以宪法概念思维?思维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新的命题或者陈述。以宪法规范为依据对宪法事实的分析、推理和评判结果所形成的新命题则是一个新规范。这既是教义学上规范分析的任务,也是司法实践意义上法律或者宪法思维的目的与结果。根据徳国法学家的概括,教义学有三方面的使命:法律概念的逻辑分析;将这种分析概括成为一个体系;将这种分析的结果用于司法裁判的证立。[27]这是法学家(者)以宪法规范为依据对社会政治事物的评判过程,思维主体是法学家或

7、者学者。学者的宪法评判过程是一个教义学意义上的纯粹学术推理过程,在严格意义上,它不包含着具有实定法上的拘束力那样的规范发现,但却可以发现法律问题,并将法律问题再概念化,从而蕴涵着知识的创新,可指导立法者制定规范,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法官的司法判决,表现为在判例法国家,法学家的著作和言论可作为规范法源,故而教义学意义上的宪法思维过程所包含的问题发现有着积极意义。实践意义上的宪法思维也遵循这一过程,只不过由于主体不同,各自的宪法思维冇一定的差异,其所得出的新陈述与规范又冇一定的区别。归纳起来,冇三类宪

8、法思维主体。第一类是社会公众就生活中的宪法问题结合宪法规范的评判过程,思维主体是社会公众;第二类是制宪者、立法者(修宪主体)按照修宪程序从事的创设宪法规范的过程,思维主体是立法者;第三类仅指在实行违宪审查的国家里,法官运用宪法规范,结合司法程序对宪法案件(事实)进行裁断的过程,思维主体是司法者。虽然这三类宪法思维存在着很人差别,但其共同之处就是以宪法规范对特定宪法事实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实践意义上第一类宪法思维是社会一般公众以B己的宪法知识对宪法事实的分析评判过程,涉及宪法意识,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