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的德育教育

谈学生的德育教育

ID:28383497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谈学生的德育教育_第1页
谈学生的德育教育_第2页
谈学生的德育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学生的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学生的德育教育1张华2许国荣(1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2第三中学255400)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总感到,中小学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仍有诸多偏颇之处。如脱离少年儿童实际,U号式的东丙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础性的教育则太少,特别是文明礼仪等的基础道德教育则更少。因而,在这一代少年儿童中不少出现了诸如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

2、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祌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思想教育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要求的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思想教育课对道德的研究与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相比,在深度上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

3、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公德心”淡保在公共场合下,青少年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敬老爱幼、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比比皆是。调查显示,“当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上车时”,急于让座的人占31.2%,想让座乂不好意思的占57.3%,11.6%的学生见到老人上车后态度是视而不见或指望别人让座。2、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中小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的认知与判断存在有许多困惑与矛盾。大款、大亨、大腕被当作崇

4、拜的偶像,金钱、别墅、宠物被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己很难讲清楚”,有的则认为“在改革幵放条件下,法制不健全,老实人总是吃亏”。综合来看,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取向杂糅,正确与谬误常常交叉并存。3、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己成为相当数量青少年的通病,他们崇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调查显示,“在学校、班集体生活中,对参加集体劳动、值日劳动和公益劳动吋,不是自己值日或没冇安排给自己任务吋”,能主动参加打扫的占37.4%,很少参加打扫的

5、占23.4%。4、道德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表现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道德动机基本正确,由于意志力不强形成言行不一;第二种是因为不良的道德认识或情感动机而引起不良的道德行为,由于老师或集体的压力而说假话,言行不一;第三种是道德认识基本正确,由于未掌握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而缺乏实际的道德行为;第四种是道德认识正确,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因而在关键吋刻无法做到。5、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扭曲。当代的青少年由于身在社会变革环境中,他们的思想、行为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与苏他吋代的青少年有显著不冋,

6、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淡化和社会公德弱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调査表明:冇69.4%的学生表示赞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而有30.6%的学生对此表示异议或认为“个人前途未卜,顾不上忧国忧民”;当问及对“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U号的看法吋,只有48.5%的学生认为这是“值得提倡的社会公德,我也要这样做”,45%的学生表示怀疑,还有4.5%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不现实的口号,遇事还是替自己想想。”报告还披露,在深入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学校打架骂人、损坏公物、不守课堂纪律,在很多学生

7、眼里并非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男女学生互相挑逗变成少数人的一种乐趣;也有学生认为“别人偷了我的东西,我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而且班上、寝室里有什么东西被盗,一般很难查出,因为即使有人知道也认为“事不关己,没有必要出卖别人”;遇见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人采取冋避的态度,“免得沾火星”;有65.2%的学生对不良环境采劝躲避,或听其自然的消极态度。这些都表明,社会公德教育从中小学抓起,冇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性。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一

8、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奋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2、调节功能一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冋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