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7204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我的结构设计成长经历_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的结构设计成长经历-结构理论我的结构设计成长经历-结构理论一晃我也三十了,想想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觉得自己真是压力与日俱增啊。工作三年,从对设计只知皮毛到现在慢慢的感悟,觉得自己还是进步了不少了。这个进步不是指技术上的,技术上的进步,我想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我指的是思想上的进步。从我一开始工作,最初想的就是待遇,回想当初写的文章多少都有很大的怨气,抱怨收入低。最早的如这篇:关于收入,再然后就是有点不喜欢设计院的工作了。一直持续到这最近一两年,特别是每到年终,发下来的钱那么少,就开始抱怨了。最近的一篇关于收入待遇的文章是今年发的:说说我在设计院的真实待遇。每每抱
2、怨完了,想着来年一定要换个工作,要跳槽,结果还是乖乖的留在原单位了。究其原因,一是人的惰性,过了那个阶段,就不那么抱怨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跳槽了,还是愿意就这样当一只被温水煮熟的青蛙;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我想我内心肯定还是有很大的担心的。毕竟才工作两三年,到哪里都是新手,又怎么能指望通过跳槽一下子就拿个几十万呢,自己几斤几两,做过几个工程,哪些懂,哪些不懂,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了。说到底,还是心虚,底气不足,而且也确实是底气不足。慢慢的,随之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自己总结的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慢慢开始思考了,开始摆脱以前那种低俗、肤浅的、一贯以来的,以拿到手的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
3、工作岗位的价值了。在期间也有过一些总结,如坚持就是胜利,以及后来思考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现状,如评论拦截及年终总结。虽然以现在的观点看来,当初的总结都还太肤浅,自己的认识都不够深刻。但是那是一种在迷茫中开始努力挣扎和思考的过程,现在对工作的认识开始渐渐清晰了。工作真的就是一个平台,设计院也一样,能够进入设计院,尤其是大型的国企设计院的人,是很幸运的。因为你有这样一个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不保证每个人进来之后就衣食无忧,大富大贵了,每个人都走多远,有多大成就,实际上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就像我抱怨刚进设计院的人整天就是画施工图一样,如而立之年——困惑多多一文所说,实际上这是
4、一个必经的过程。假如没干过这样的工作,今后让你去某个房地产企业当总监,你能对图纸进行把关吗?肯定不行,许多事情都是靠积累才能产生结果的,量变引起质变。但是也并非积累就一定能产生质变,还需要主动。如果一辈子在设计院积累,那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设计院,顶多就是个负责人,到老了还是得整天面对图纸,面对甲方和施工单位无休止的电话和变更要求。如果要改变,必须要有行动,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等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积累够了,自己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可以主动出击,跳出设计院,寻找更大的空间。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可能一辈子就呆在设计院,也能衣食无忧。但是但凡想有点作为,想改变
5、自己命运和现状的人,他就必须做出这个选择,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得面对这个问题,他总是得把握好这个时机,适时的改变现状。现在我对于领导交代的许多任务不在反感了。以前可能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跟我画图没关系的话,我就不太乐意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想今后有所改变,该干的事都得干,有这个机会历练,为什么不把握呢?简单举个例子,做某个项目,领导让编一个设计任务书出来,因为有的甲方可能不是那么专业,提不出很专业的设计任务书,想让设计院编一个,他们再做些修改。放在平时,如果我手里有出图任务,我肯定就推掉了,但是现在想想如果有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为什么?因为假如你今后想去房地
6、产企业发展,你就是甲方的角色,很可能就需要你来做这件事,难道还让设计院编一个再修改吗?那肯定不行,所以现在有这种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抓住一切可以历练的机会。在以前我还跟许多人的思维一样,整日思考设计院好还是甲方好,如甲方vs设计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过于稚嫩。设计院和甲方只是分工不同,实际上都是在为建筑工程这一行业服务,在设计院工作,可能专业技术比较精通,在甲方工作,报规审查、建设程序申报、跟设计院配合、审查设计院方案和图纸、协调各部门工作等能力绝对比设计院的人强。许多人经常说,在甲方整天就是打杂,学不到技术,根本不如设计院。岂不知,如果不是从这些打杂的活开始做起,又如何能对建
7、设过程中的各种程序和流程进行把控呢?假如自己没做过,今后当了领导,你的下属怎么说你都得相信,因为你自己不熟悉这些流程,而且被人坑了你也没办法,因为你不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和甲方真的是分工不同,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都是沿着不同路线朝着同一目标进发。最理想的结果,我认为是设计院工作几年,等到自己的时机成熟了,改做咨询或者去地产公司做甲方,接着锻炼几年,熟悉业务流程,然后再去一个更高综合性的管理岗位。纯技术出身的人做管理并不一定做得好,同样完全不懂技术,只懂各种流程的人做管理也不见得就好。疏不见,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