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

ID:28363721

大小:5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_第1页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_第2页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_第3页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_第4页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贝多芬及《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摘要】《悲怆》第三乐章是幻想的,自由的,敏感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C小调,2/2拍子。它由四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声组成。各乐章的主题很相似,音调庄重严谨,情绪激动,感情高尚,蓬勃而优美的旋律,宽广的节奏,离调的和声,动力性的乐思,使《悲怆》音乐具有蓬勃的气势和力量。罗曼-罗兰称赞:《悲怆》第三乐章是泼辣的回旋,激情重新抬头,音乐中的光明与黑暗之对照,似乎象征着悲苦与欢乐的交替。【关键词】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悲怆;黑暗势力;回旋曲一、贝多芬生活背景贝多芬生

2、于一个世袭的音乐家庭,父亲为了把儿子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父亲对贝多芬的训练近乎残忍,虽然贝多芬也举行过公开演奏,但却未能象莫扎特那样一鸣惊人。贝多芬在十二岁时遇上了一位精通艺术而又思想先进的老师一聂耶费。他引导贝多芬进入了古典音乐的殿堂。巴赫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力量、富有表现力的音调与严格的结构,亨德尔的音乐风格、肯定生活的世界观、宏伟的结构与音响效果等,这些都为贝多芬所接受并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发扬和更加充分的表现。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拜海顿、莫扎特为师,进步很快,从而确定了他作曲家的地位。在为实现自己的追求与理

3、想而斗争时,贝多芬遭到了可怕的考验一耳聋,这对于一个二十八岁的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他甚至想到了自杀。然而凭着对生活、对艺术坚定的热爱,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在这个时期,他完成了第二交响曲,乂开始了第三交响曲的构思。此后的十年中(1803年-1813年),尽管耳聋病情不断加剧,可是贝多芬却沿着他在创作上开拓的新路,进入创作的成熟和全盛时期,以其全部热情创作出大量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不倦地充实自己,同时还醉心于古代神话、文学,并研究了席勒、歌德的诗歌和莎士比亚、莱辛、莫里哀等人的作品,他也热

4、衷于哲学,曾入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贝多芬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除了他的天才和不屈不挠的刻苦学习精神外,与他那广泛而渊博的文学、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二、《悲怆》创作背景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Z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种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咅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

5、》奏鸣曲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看“悲怆”的谱子时,发现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咅斥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他的酷刑o"1801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

6、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

7、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木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一一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三、《悲怆》创作意义《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作品,构思雄伟,悲

8、壮激昂。表现了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反映了挑战命运、搏击黑暗势力的决心,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充满斗争的力量和热烈的追求,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牛的雄伟篇章。《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创作中的光辉顶点,标志着其奏呜曲逐渐向浪漫风格迈进,打破了古典奏鸣曲墨守成规的章法。这首奏鸣曲中呈现的苍劲有力、绵密紧凑的表现手法,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