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古典文化中走出来的现代诗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古典文化中走出来的现代诗人戴望舒诗歌意象研究之女性系列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在20多年的创作时间里留下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四本诗集93首诗。他的诗不仅承受了意象派诗歌的影响,而且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意象意蕴含蓄的艺术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象风格。在戴望舒的诗歌中,除了少数诗篇外,大多数诗歌都很少涉及政治主题,而是倾心于灵魂与自我的凝视,醉心于内心情感的独白。爱情成了诗人诗歌抒发的主题,而女性也以各种意象姿态呈现在诗中。这既体现了他对理想女性的渴望与追求,也是诗人对理想、事业和爱情的各种感受的
2、折射。因此,其诗歌中的女性意象是值得探究的。关键词:戴望舒,意象,女性,深层意蕴,民族化的传统从古典文化中走出来的现代诗人--戴望舒诗歌意象研究之女性系列前言:纵观中国诗歌史,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他自己的意象,在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情感。中国诗歌中的意象,从《诗经》中已见端倪,晚唐时期已被普遍采用。到了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涌现了一批“现代派”诗人,他们从中西诗歌发展的交汇点上执著于艺术美的探求。在纵向传承上,他们创造性地融会中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优良传统,不仅竭力“排除直叫干喊”的倾向,也力避由于“模拟西洋象征派
3、诗的皮毛”和“依恋词里边的狭窄的境界”而产生的“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的毛病,[1]努力在经验的升华和情感的净化中完成诗歌意象的创造。在横向借鉴上,他们接受叶芝、T.S.艾略特、里尔克等现代派诗人的一些艺术原则,来构建诗的富有质感的意象。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主将,其诗歌创作有着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意象群落。诗人凭借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功底,又借助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特长,在现代诗歌的艺术形式上作了可贵的探索,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新路。因此,他的诗又是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截望舒是现代派诗人,自然受欧美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但是,在考察诗人创作风格的外来影响的时候,我们不能偏执一端
4、,断言他是象征派或意象派诗人。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魏尔伦,果尔萦、洛尔迎的影子;同时,还因为诗人创作的旺盛期正是意象派刚从象征主义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并日益产生影响的三十年代,所以在他的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的意象表现上进行艺术探索的足迹。望舒诗歌的意象构成,主要是运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和欧美象征派、意象派常用的表现技巧来完成的。戴望舒诗歌中意象采撷得亲切自然,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中提到:“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我不反对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也能找到新的诗情”;“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法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2]可见戴望舒注重的是
5、“诗情”的表达,只要是能表达新情绪的形式他都愿意采用。受西方象征派、现代派产生后的影响,在诗歌意象选择方面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放弃浪漫主义的庄严与神圣,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物进入抒情的领域。戴望舒注意调整自己审美视角,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努力在细微的琐屑事物中发现诗。他在《诗论零札》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竹头木屑,牛溲马勃,运用得法,可成为诗”。它们“和罗绮锦绣,贝玉金珠,其价值是同等的”。[3]《我底记忆》就采用了众多日常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意象,如“烟卷”、“笔杆”、“粉盒”等,把“记忆”最大限度地具象化了,表面看上去平淡,实际均有其生活情感色彩的内涵。都能在日常平
6、淡而琐屑的事物中开掘出令人深思凝想的诗意。一、意象的分类戴望舒运用的意象繁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人物意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3类:(一)寻梦者的徘徊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自19世纪末被西方列强侵略的炮声惊醒之后,就痛苦地思索着探求民族觉醒与民族解放的道路。他们在一次次理想的幻灭中寻求中华民族新生的希望。几代人的希望与失望,织成了一个充满着痛苦的广大而美丽的梦,这种寻梦意识浸染了一代又一代觉醒者的心。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短暂的光明的希望突然被更大的黑暗血腥压迫所取代,一些觉醒的诗人身上的寻梦者意识又在沉重的氛围中崛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唱出了一个寻梦者在寻求的道路上,
7、对于美丽的梦得而复失的无限怅惘感。那雨中丁香一般芬芳的姑娘,本身就是一个美丽而无法捕捉、终将要失去的梦的象征。他的《古神祠前》、《对于天的怀乡病》、《乐园鸟》、《我的素描》等诗,在低回感伤的律动中,徘徊着一个寻梦者的倔强的灵魂,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寻梦者追求与幻灭的矛盾心态。如果说《雨巷》、《乐园鸟》还是诗人着意构建的一个象征性意象,那么《寻梦者》这一群体精神的塑造,就带有更为直接的暗示的特征。诗真切地表现了处于传统重负与现实内涵夹击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即传达了大时代里个人命运的忧伤,同时几乎概括了一个世纪中华民族奋斗者的心灵历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