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59073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文创公: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考李正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本文发表于《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摘要:天策府起源于唐高祖时,马楚君主马殷、马希范均曾模仿建立过类似的机构。马希范在位时,大兴土木、选聘十八学士,使得天策府得到最大的发展。但他死后不久,天策府即毁于兄弟夺嫡的内战中。十八学士中12人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中有简略记载,其余6人的事迹于史料无征。十八学士在马希范在位时参加了较多的文学活动,但在马希范死后即卷入政治漩涡,许多人惨遭不幸。关键词: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
2、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3-0092-04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在五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也是马楚文学的核心人物,是一个不可忽视、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学群体。一、天策府考(一)天策府的由来天策府这一文学性质的机构起源于唐代高祖时。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十月,高祖因“秦王世民功大,当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1]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后,开天策府,仪同三司,置官属;又“延四方文学之士”,置十八学士。当时,凡被选为十八学士之人,均为天下人所仰慕,称为“登瀛洲”。太宗又命画家阎立
3、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画作由褚亮题赞。[2]其后不久又出现了“北门十八学士”、“开元十八学士”。武则天时,“北门学士”多参预机密,议论政事,“张易之、昌宗尝命画工图写武三思及纳言李峤、凤阁侍郎苏味道、夏官侍郎李迥秀、麟台少监王绍宗等十八形象,号为《高士图》。”[3]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作者简介:李正明,笔名文创公,河南信阳人,当代作家、学者。2007年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获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
4、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创作与研究。.---知章等人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记录所有十八学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4](二)马楚天策府的发展历程天策府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武穆王马殷时期,一是文昭王马希范时期。马殷执政时,天策府开始设置;马希范当政时,天策府则获得极大发展,可谓登峰造极;马希范之后,天策府盛极而衰,最后毁于马氏兄弟相残的内乱中。天策府前后共存在40年。史书对马殷时的天策府的情况记载得极为简略,“开平四年(910年)夏六月,王(指武穆王马殷)表求天策上将,梁加王天策上将军。王始开天策
5、府,以弟賨为左相,存为右相。”[5]具体情况今已无从得知。天福四年(939年),“夏四月,晋加王天策上将军,赐印绶,开府,置官属。”[6]冬十一月,马希范正式设置天策府官署,大力发展天策府。首先,安排自己的亲属、亲信任职。马希范便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重要军职,“以诸弟及将校充其职”。由此可见天策府的重要性。其次,大修宫殿园林。天福七年(942年)十月,“冬十月,王大兴土木功,建天策府于长沙城西北,作天策、光政等一十六楼,天策、勤政等五堂”[7],规模极为庞大。天策府修建得极为奢侈豪华、富丽堂皇,“极栋宇之盛,
6、栏槛皆饰以金玉,涂壁率用丹砂,凡数十万斤;地衣,春夏以角簟,秋冬以木棉为之。先是,主者以丹砂非卒致之物,有忧色,未几东境山崩,涌丹砂如丘陵,于是收用之颇足。僚吏升殿者,但觉丹砂之气蔼然袭人。”[8]天福八年(943年),“是岁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饰以金宝,各长百尺,抱柱相向,作趋捧之势,己居其中,自言身一龙也。制襆头脚长丈许,以象龙角。向晨将御殿,先焚香龙腹中,烟气郁然而出,若口吐焉。”九龙殿是马希范权利欲达到了巅峰的表现。“又建会春园、嘉宴堂、金华殿,其费巨万······用度不足,因加赋国中。”[9]文昭
7、园应是天策府的配套工程。《府志》云:“文昭园在小西门外,马氏建。”宋代何承矩有诗《文昭园闻提壶》曰:“马家公子好楼台,凿破青山碧沼开。啼鸟不知人世变,数声犹傍水边来。”[10]再次,设文学馆、选18学士。天福四年“.---冬十一月,王始开天策府,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充其职;又仿唐太宗天策府文学馆,立学士员,以武安军节度判官拓跋恒、都统掌书记李宏皋、江南观察判官廖匡图、昭顺军观察判官徐仲雅、都统判官李铎、静江府节度判官潘起、镇南军节度掌书记卫暇、镇南军节度判官李庄、昭顺军节度判官徐牧、澧州观察判
8、官彭继英、裴颃、桂管观察推官何仲举、武安军节度巡官孟元晖、容管节度推官刘昭禹、静江府掌书记邓懿文、武平军节度掌书记李松年、武平军节度推官萧洙、昭顺军观察度支使彭继勋十八人为之。”[11]其后八九年,这些豪华的宫殿园林在马氏兄弟夺嫡之战中被大肆焚毁,几乎荡然无存。乾祐三年(950年)马希萼攻陷长沙后,“朗兵及蛮兵大掠三日,杀吏民,焚庐舍,自武穆王父子所积宝货,尽入蛮落,宫殿屋宇咸为灰烬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