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5823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_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摘要】分析了两型社会的目标和城市理念,研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其可持续性的特质,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回顾,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
2、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气候变化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能源紧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突出。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城乡的生态环境,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
3、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国外研究与实践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2.低碳城市发展案例 目前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领域起到了领跑作用。如伦敦制定了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巴塞罗那规定所有新的开发建设都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 3.低碳专项研究 低碳城市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产业、交通、建筑能
4、源等方面。同时也应从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3.1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本身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类型:二是以低碳技术为载体的产业类型,如新能源产业等。2009年3月6日,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提出《低碳产业战略远景》包含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产低碳汽车以及建设低碳研发中心等4个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过发展新型建筑、绿色基础设施和生物能电力生产,建立生物循环系统,淘汰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3.2低碳能源 丹麦是世界上风力发电和热电联产发展最好的国家,风力发电达到了其
5、总发电量的94%,风能发电机在全国广泛分布,同时建立了高效的热电联产循环系统。德国在太阳能供热和光伏发电已走在了世界前列,2007年利用太阳能共供热658MWth,占整个欧洲市场的34%;2008年德国新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为1500MWp目前装置总额为5334MWp光伏发电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3.3低碳交通 2009年英国政府规划了到2050年的低碳车辆技术路线图,分为3个战略期,短期内改进现有技术,中长期则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力汽车的研发。2007年新西兰在其能源战略中提出了低碳交通的行动方案路径,包括减少出行、模式选择、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和燃料替代等4个方面的策略。
6、 3.4低碳建筑 英国社区和地方发展部2006年制定了可持续住宅的标准,包括能源/CO2、水、材料、管理、地表水径流、生态、废物利用等方面。同时.英国贸易与工业部也推出了资助低碳建筑方案(LCBP),其重点是鼓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微型发电,促进低碳建筑物建设,包括使用生物能源。 二、国内研究与实践 1.低碳城市研究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下图) 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框架图 2.低碳城市建设
7、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市.于2006年提出“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业群,现有新能源企业超过160余家,于2007年又提出“太阳能之城”的概念。保定5O%的公共场所、40%的生活小区、4O%的旅游景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主要包括太阳能照明和太阳能供热。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