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

ID:28355043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_第1页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_第2页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_第3页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_第4页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和采信的一些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死刑案件证据审查采信的实践和思考公诉二处詹荣昌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和采信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在诉讼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审查、鉴别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作为定案依据的过程。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的审查和采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过程,其目的不是要探求案件的绝对客观真实,而是在诉讼程序和有关证明规则的指导下认识犯罪事实真相,以确定是否具有刑法实体上的犯罪构成事实和罪刑轻重事实。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上述事实的证明要求是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这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2、证明标准,以致于在我国刑事司法中,既存在实务部门中要求的“两基”(即只要证明案件基本事实的基本证据确实充分即可),又存在学理上的所谓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但是不管是哪种证明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证据的审查和采信上。证据法理论认为,证据应具有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能作为定案依据。结合证据的这些特性和案件“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可以看出:一方面,证据的“三性”审查和采信是定案的基础;另一方面,案件的证明标准和证明要求又反过来影响了证据的“三性”审查和采信。关系到人命的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和采信尤

3、其如此,也就是说,死刑案件要严格审查证据的“三性”特征,以判断其是否作为定案依据;10而死刑案件对证据体系所要求达到的“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又对证据的“三性”审查和采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笔者结合死刑案件证据“三性”特征的审查以及以死刑案件证明标准为要求对上述证据“三性”审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不妥之处,请方家斧正:一、死刑案件的证据要紧密围绕证据的“三性”特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去审查分析,以确定是否采信为定案依据。这里所讲的证据“三性”是指客观性、

4、合法性和关联性。客观性要求既包括证据内容上的客观性,也包括证据形式上的客观性,即证据内容应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人的主观臆断和猜测,同时还应具备某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为人们所感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证据的客观性并不等同于证据的真实性,从刑事诉讼证明所要求的“法律真实”角度看,客观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证据的真实性往往要置于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综合评判何家弘:《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第9-12页。。证据的合法性要求证据的主体、形式以及收集提取的

5、程序和手段等方面都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证据的关联性既要求证据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实质性证明关系,也要求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共同形成具有统一指向的证明体系。基于证据的上述“三性”要求,笔者认为,对死刑案件证据“三性”10的审查和采信包括三个层次,即微观上的单个证据的审查、中观上的多个证据对比审查和宏观上的全案证据综合审查。1、死刑案件微观上单个证据的审查重点在于证据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容上的客观性,兼顾证据内容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在审查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审查单个

6、证据的来源。一切来历不明的物品、痕迹、捕风捉影的议论以及个人的推测判断都只能作为办案人员的内心参考,而不能作为死刑案件采信的内容。第二、审查单个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相关因素以判断证据是否客观,如:在证据形成阶段,相关人员是否有不良动机,是否提供了虚假证据;提供证言的有关人员是否因生理、心理、认识上及表达上的原因,提供了不客观的陈述等。第三、审查单个证据本身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前后一致或存在逻辑矛盾。第四、审查单个证据的收集形式、主体等是否合法、正确,固定、保存证据的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第五

7、、审查单个证据所反映的内容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如果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联系,就要审查存在的是原因方面、结果方面、条件方面、时间方面还是空间方面的联系,能证明案件中的什么问题10。这种联系的有无以、强弱以及紧密程度可能直接决定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也是法理上区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重要依据。2、死刑案件中观上的多证对比审查既包括同种类的多个证据间的对比审查,也包括不同种类证据间的对比审查。这一审查应围绕案件的待证事实,侧重于审查证据内容的相互印证关联性和真实性,看它们反映的内

8、容是否协调一致,互相印证、诸证间无矛盾的证据往往被认为是法律上真实可靠的。因为证据的真实性和印证关联性只有在诸证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对比联系中才能作出考察确认,孤证或单个证据即便与案件事实存在直接关联,但因没有其它证据与之印证、真实性无法确认而往往导致不能采信为死刑案件的定案依据。多证对比审查包含二个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同种类证据的多证对比审查,这又可以分为:对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提供的多个同种类证据(如证人张三作出的多份证言、同一犯罪嫌疑人作出的多份口供等)作前后对比审查;对不同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