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

ID:28348645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_第1页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_第2页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_第3页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_第4页
资源描述: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姜辉姜辉(黑龙江省医院1SOO36>【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28-02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菌斑中的微牛.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现有的研究己表明,用机械的方法清除菌斑是治疗牙周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U腔中,还存在着一些器械不易到达的部位,U腔中定植于舌背、黏膜、扁桃体等处的病原体,容易在牙周袋内再定植,这时,就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作为洁治术和刮治术的辅助治疗手段;在牙周组织的急性感染,或某些全身疾病的患者,则需在常规治疗前或同时使用抗菌

2、药物,以缓解炎症,控制感染;在牙周病的发牛.是病原微牛.物与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通过药物的使用,调节宿主的防御功能,阻断疾病的发展,达到治疗牙周病的目的,也是当前治疗牙周病的研宄热点之一。1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就根据“全身给药后药物在龈沟液中的浓度与各种细菌MIC的比较”这一方法,筛选出了一批用于牙周炎治疗的抗菌类药物。1.1抗生素类较常用的抗菌药物伍括: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等。青霉素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通过其抗菌活性成分β-内酰胺的作

3、用,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直接导致菌细胞死亡,为繁殖期杀菌药。牙周炎治疗中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为口服青霉素类,例如,阿莫丙林、氨苄丙林等。菌斑生物膜中某些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类活性成分β-内酰胺,针对青霉素的这一缺陷,美国7T*发了一种新药Augmentin(安灭菌)。其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β-内酰胺酶阻断剂克拉维酸。0前,对该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评价还不一致。四环素类药物是第一个通过科学评估从而应用于牙周病治疗的药物。口服给药后龈沟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2〜10倍,可以抑制大

4、多数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四环素类药物可显著减少和抑制感染位点的H.a。故苏对于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更冇效。牙周炎治疗中常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冇: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四环素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①不能与青霉素类药物同吋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抑制了细菌的分裂,而青霉素类只能作用于分裂期细菌;②不宜与钙盐、铁盐或铝盐等同吋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易受二价、三价金属阳离子的影响;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长期应用可造成二重感染。1.2人环内酯类药物这一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为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其在组织和血液中半衰期长、副作

5、用少,越来越受到关注。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在龈沟液中的浓度为血液中的7〜10倍,可在龈沟中维持冇效药物成分10天左石。口服多次给药后,乙酰螺旋霉素还可在唾液腺和骨中贮存3〜4周,缓慢释放,有利于牙周病的治疗。应用吋应注意,阿奇霉素可以透过胎盘屏障、渗入乳汁中,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3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物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该药耐药性极少,广泛作用于革兰阴性兼性和专性厌氧菌、肠道杆菌、假单胞菌,但对革兰阴性需氧菌无效。因其抗

6、菌谱、杀菌作用强、起效迅速II副作用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2牙周炎的局部药物治疗2.1含漱药物理想的含漱剂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消除或减少牙面、舌背、扁桃体等处的微生物,抑制龈上菌斑的堆积,防止牙龈炎症的复发。但含漱药物对牙周袋内的菌群没有直接影响。常用的含漱药物有:0.12%〜0.2%的氯己定液、1%过氧化氢液等。2.2涂布药物在对炎症很重的牙周炎患者进行洁刮治术后,可适当在牙周袋内涂布消炎收敛药物,以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常用的药物有:碘伏、碘甘油、碘酚等。2.3冲洗用药物用抗菌药物冲洗牙龈缘或牙周袋,在清洁牙周、改善局

7、部微生物环境的同吋,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清洁的作用。可分为龈上冲洗和龈下冲洗。常用的冲洗药物有:3%过氧化氢液、0.12%〜0.2%的氯己定液、聚维酮碘等。2.4缓释控释抗菌药物药物缓释系统指活性药物能缓慢、冇控制地从剂型中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局部能较长时间维持奋效药物浓度的特定剂型。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则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制剂的结构,使药物在预定吋间内自动按一定速度从剂型中恒速释放于作用器官或特定的靶组织,使药物浓度较长吋间内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新型药物类型。牙周局部缓释和控释药物的优点:不

8、存在多次服药所出现的药物浓度高峰,故出现毒副作用的危险明显减少,一旦出现副作用,还可以迅速去除;局部应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增加患者的方便和安全感。临床上使用的牙周局部缓释和控释药物有:棒型、纤维型、膜型和凝胶型等。它的主要成分为有效药物和缓释剂。参考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