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

ID:28345960

大小:18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9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策性负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中国工业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或者贷款,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勿庸置疑,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将扭曲企业的微观行为,导致企业资金配置和经营的低效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尔奈本人及国内发表的许多论文认为,预算软约束是源于国有企业的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国外有些学者则主张前后期投资的时间不一致性是预算软约束产生的根源。林毅夫及其合作者(1997、1998、1999a、1999b)在一系列论文和著述中提出

2、了与上述观点不同的解释,认为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公有制本身,而是由于诸种政策性负担的存在,国有企业投资和经营失败的责任归属在于政府,因此当国有企业投资失败或经营亏损时政府不得不给与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该观点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微观层次上最重要的理论推论之一。不同的理论观点在如何消除预算软约束的政策结论上是完全不同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一、企业预算软约束的理论综述关于预算软约束的文献十分丰富,Dewatripont,Maskin和Roland(1996)

3、,以及Maskin(1996)对已有的文献作了相当全面的综述。根据科尔奈(1998)的讨论,对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有外生和内生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归咎于各种外生原因,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父爱主义,国家追求就业目标或领导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等等(Kornai1986)。第二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视为内生的现象,起因于时间非一致性问题(timeinconsistentproblem)(DewatripontandMaskin1995)按照内生预算软约束的理论逻辑,预算软约束将广泛存在于各种经济制度之中,而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现象。例如,当美国著名的

4、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由于财务杠杆率过高且投资策略失误而陷入困境时,美联储即协同各大银行联合施救,该案例应当算得上是一个企业内生预算软约束的典型。-..,即对于一个未完工的无效率投资项目,政府或贷款者有积极性追加投资,因为追加投资的边际收益可能大于项目废弃产生的边际成本。钱颖一(1994)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资短缺归因于这种由时间非一致性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钱颖一和Roland(1999)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分权与货币集权化对于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林毅夫和其合作者的观点认为,预算软约束的存在追根究底原因是企业的投资、经营失败的责任归属在于政府。在改革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

5、模式是为了有利于建立某种战略性的国有企业而设计的,这类国有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制度中不具备自生能力(viability)。为了扶持不具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政府只好扭曲绝大多数资源和产品的价格,并使用行政手段按计划分配这些资源和产品来扶持这类型的国有企业。但是,由于计划协调问题,政府所做的有关投资和生产的决策往往是错误的,并且不能及时提供原材料和投入品。结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必须对企业的投资、经营失败负责,政府只好追加信贷和提供其他援助给国有企业,以便完成投资和生产,这是在改革前预算软约束产生的原因。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市

6、场在投资和生产上的资源配置作用增加,但国有企业却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继承下来一系列的政策性负担,而有了政策性亏损,企业亏损的责任归属仍然在于政府,因此,政府必须给与国有企业各种事前的政策性优惠和事后的政策性补贴。政策性负担成为在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继续存在的原因。不管是在计划条件下或是在市场条件下,由于激励不相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会将投资、经营不善所造成的问题也归咎于政府,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分不清楚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只好对所有的亏损都给与补贴。国有企业的行为扭曲和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更加严重。在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

7、性负担具体讲可以分成如下两类:(i)战略性政策负担。根据中国经济资本稀缺的状况判断,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过高。如果必须支付市场利率,面对市场竞争,特别是来自资本充裕国家的竞争,它们将难以生存。改革前,它们的投资及营运资本都来自无息财政拨款。并且靠贸易壁垒使它们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免于国际竞争。改革后,政府以有息贷款取代了财政拨款,贸易保护也逐渐取消。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资本密集型产业区段的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中是不具有自生能力,他们的存在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的考虑而决定的,由此形成的负担可称为战略性政策负担。(ii)-..社会性政策负担。改革前,国

8、家采取低名义工资政策,工资只够职工当前消费,国有企业负责职工的退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