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25823
大小:6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摘要】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的经病理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35例,术前均经其中CT与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CT联合MRI检查IHPCC的准确率为94.29%,明显高于CT、MRI检查的74.2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3IHPCCMRI表现MRI平扫:T1WI表现为较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病灶
2、边缘不整。增强扫描:30例患者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向心性逐步强化,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不一,边缘部分密度逐渐减低,呈星芒状。2例早期边缘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均匀性强化,3例动脉期明显强化,而延迟扫描强化不明显或强化延迟。3讨论肝脏占位性病变非常多见,病理类型众多,如肝细胞癌、胆管癌、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这些疾病CT平扫大部分以低密度MRI平扫以长T1长T2信号为表现[2],缺乏特异性,但是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组织成分和血液供应存在差异[3],是我们进行增强扫描,根据强化征象做出诊断的依据。IHPCC组织学主要由癌细胞、纤维组织、坏死组织及黏蛋白构成
3、[4],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在肿瘤内不同的区域,各种组织学成分分布特点和比例明显不同,肿瘤外周主要由肿瘤细胞和微量纤维组织构成,而中央区主要由纤维组织或坏死成分构成,瘤细胞分布稀疏[5]。瘤细胞是产生IHPCC早期强化的病理学基础,而纤维组织是产生延迟强化的病理学基础,胆管腔内乳头状腺癌纤维组织成分含量较少[6],因此无典型延迟性强化表现。本次研究,我们发现35例患者不规则肿块型7例,分叶状9例,圆形或类圆形19例,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22例。CT增强扫描14例患者动脉期边缘强化或瘤周高灌注,26例患者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呈分割样强化,6例呈相对均匀性强化,3
4、例延迟扫描强化不明显,本次研究准确率为74.29%,oMRI增强扫描30例患者动脉期边缘强化,延迟扫描呈向心性逐渐强化,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不一,边缘部分密度逐渐减低,呈星芒状。另外2例早期边缘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均匀性强化,3例动脉期明显强化,而延迟扫描强化不明显或强化延迟,本研究其诊断IHPCC准确率为80%oCT扫描速度较快,几秒钟可以完成一个周期的扫描,对肝脏动脉期扫描的把握更精确,但是分辨率不如MRI。MRI扫描序列及方位较多,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血流信号检测敏感,增强扫描呈连续性动态扫描,其增强扫描尤其是延迟扫描反映的细节较CT更多[7-8]
5、,将两种检查方式所获得的影像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准确率高达94.29%,明显高于单独应用CT或MRI检查。综上所述,CT与MRI在IHPCC的诊断方面,增强扫描可以获得特异性的影像学信息,联合两种检查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参考文献[1]王于臻,赵庆花,戚春厚.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32-34.[2]彭可雨,梁汉欢,邹亚毅.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与MRI杂志,2010,35(8):34-36.[3]孙海峰,沈庆隆,詹阿来,等.
6、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MSCT和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657-1658.[4]罗维华,赵新湘,王燕,等.无周围胆管扩张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MRI表现及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4):519-521.[5]雷友华,肖智博.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8):936-939.[6]徐桂军,朱建友,翟慎国,等.肝细胞癌与肝内周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与病理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4):253-256.[7]张德智,崔继红,李丹,等.周围型胆
7、管细胞癌CT、MRI影像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2):201-202.[8]迟海涛.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59-106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