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

ID:28322834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_第1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_第2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_第3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_第4页
资源描述: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姜华洲姜华洲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山东荣成264300【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木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的一般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等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各自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

2、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2小时空腹血糖改善指标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只有可比性(P<0.05)o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病情改善的效果,使血糖含量等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综合护理;糖尿病患者;疗效[中图分类号]R1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67-01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3、,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其临床表现主要乜括多尿、多饮、食量增加、消瘦等。导致此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多和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并对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2]。现对木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情况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择本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

4、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包括男性62例,女性46例,其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65.7±2.5)岁,病程在5个月-22年之间,平均病程(6.2±1.5)年。其中0级患肢肌力21例、I级16例、II级35例、III级23例,IV级13例。其中存在不同程度智能缺损的有16例,失语的有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o1.2护理措施1.2.1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的一般护理干预措施。1.2.2

5、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A)惯。切记不要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无糖或者木糖醇类的饼干、糕点等。另外还要嘱患者不要暴饮暴食、少吃多餐,养成一个健康良好的饮食惯。(2)心理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往往心理上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特点,多和其进行冇效的沟通交流,并详细向患者讲述奋关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让患者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加患者对

6、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3)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应向患者说明适量的运动对糖尿病病情的恢复具冇良好的效果,并征得患者的冋意后,为其制定健康运动计划。每天早晨,让患者多多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散步、打太极、做早操等活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运动过后对患者的睡眠和精神状态更冇所帮助,并使患者拥有一个愉悦、轻松的心情,对疾病的改善和治疗起到促进作用。(4)药物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摄取多种药量。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予以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同吋促使患者能够准

7、确掌握药物摄取量。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减轻患者肾脏的损伤。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指导患者家属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操作方法以及吋间和注意事项[3]。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等进行观察并比较。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不,米用t检验;计数资料米用率表不,应用χ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各自相应

8、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2小吋空腹血糖改善指标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o详细数据见表1。3讨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随着我国人U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