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

ID:28315505

大小:67.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_第1页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_第2页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_第3页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牙形玉饰的发展与演变牙形玉饰的产生是由古代一种锥形实用器发展而来的,在古代这种锥形实用器又名。《说文?角部》:“,佩角,瑞瑞可以解结。”早期服装不用纽扣,皆以绳带系结相连,解衣释服则多借助于弯角形完成。的起源很早,一般认为原始的应系动物的獠牙或质地坚硬的一端尖细的弯形骨角充当,后来才出现人工制作的弯角形骨质、玉石质的。文献所见的至迟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礼记?内侧》:“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左佩纷、刀、砺、小、金燧,右佩箴、管、线、施……大、木燧。”郑玄注:“小,解小结也。貌如锥

2、,以象骨为之。”可见旱期的是成人或已婚少年佩于腰间用于解结的实用工具(亦称作事佩),后世逐渐演变成腰间佩饰而淡化了实用解结功能。缘于承载的上述原始解结功用,后世演变成腰间佩饰的又被人们引申赋予了标示佩戴者能够“解烦治乱”具冇解决问题能力的隐喻内涵。玉则是以为祖型加工成的巧角形玉佩,旱期的玉应具有实用解结和佩饰两种功能。江苏吴县张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一件玉(图1)被研究者认为是目前所见最早玉的弯角形器,体扁平,一端尖细一端粗阔平齐,中部略细,上下部位三出状或弧状镂空,末端镂孔可用平穿绳系结,琢磨加工工艺己十分复杂,表明至迟

3、在新石器时代良猪文化时期己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玉并已具备了佩饰功能。商代的玉出土的不多,主要集中在河南安阳地区。从安阳地区出土的资料可知商代的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横截面呈椭圆形,一端尖细一端宽阔平齐,中部以深琢的宽平凹槽间隔成两部分的长条状器。如人面纹玉(图2)顶部刻出人的谢部,下端尖细,有明敁的使用的痕迹。兽面纹玉(图3)上部纹饰用兽面装饰,下端尖细,有使用的痕迹。一类为片状,首部多雕刻成传说屮的神话动物龙的形态,下部为较宽的尖部。如河南安阳出土的龙首玉(图4)上部刻画出龙的形状,下端尖细。河南三门峡国君夫人孟墓出土的一件

4、商代晚期王伯龙首玉(图5),通长9.2厘米,宽2.5厘米,厚0.8厘米。青玉,细腻温润。两血纹样相同。体呈角状弯曲,上部以双钩阴线雕作龙形,龙首前伸,臣字目,斜眼角,张口躬身,宝瓶状角贴脊,龙腿前曲,双爪着地,尾上卷。龙身饰回纹,龙尾饰单排重环纹。屮部束腰,下部饰三组变形蝉纹,间以平行线纹两周。龙尾处有一圆穿,下部外侧刻有“王伯”二字。西周时期出土的玉分布不多,仅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有出土。这时候的玉从出土的资料来看大多数为装饰用的玉饰,实用形的玉逐渐减少,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国君墓出土的两周玉(图6),体弯曲成半圆形,体表

5、阴刻双线螭龙纹,穿孔位子屮部近龙首的一端,佩戴方式较特别。另一件为河南三门峡国君夫人孟墓出土的虎形(图7),长9.3厘米,宽2.6厘米,厚1.2厘米。体下部截面呈椭圆形。上部虎首向下,中部内凹,尾部有钝尖。上部虎身饰阴线虎纹,下部无纹饰。虎卷尾处有一穿。东周时期出土的玉不仅分布广,而且形制变化大,质地上也有突破。玉表面纹饰变得丰富多彩,动物纹样开始增多。形状发生了一些变化,分为片雕和牙形,外加少数的镂空之作品。河南省淅川下寺出土的玉(图8、9、10、11)取材丰富,形制多样,美轮美奂。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出土牙形玉(图12)

6、长9.3厘米,厚0.3厘米。体扁,口部穿孔,龙身边缘起廓,中间饰多个浅浮雕简化龙纹,黄褐色,带黑斑,弯曲较甚,粗端琢成较为具象的龙头,尾端呈尖状。龙头及龙身上的浅浮雕龙纹局部加琢纹,雕工甚为精致。另一件牙形玉(图13)长7.4厘米,厚0.3厘米。浅黄绿色。龙头作张口吐舌状,龙身稍弯曲,龙头较为抽象,尾端平齐。弧弦与头身之间有一纹带作分隔,尾部末端残断不全。玉(图14)长6.6厘米。白玉质,有褐斑,状似细长的兽牙,截面呈椭圆,上段有一孔,顶端琢成榫头状并加穿孔。江苏吴县严山春秋晚期吴国王室用玉窖藏。卷云纹弯角状玉,体扁平,较

7、宽阔的一端向外延伸出两对称足状物,形构甚是特殊(图15)。战国玉承袭前代同类器的一些特征,但器形及雕琢技法有了变化,如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地出土的玉(图16),体扁平,一端透雕成尖嘴状龙首,一端龙尾尖细,龙身饰斜线绳索纹,龙嘴后侧钻琢一扁圆孔用于穿系。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收藏的一件薄片状卷曲龙形战国玉(图17),龙首、躯体部多处透雕,龙眼处透钻一小圆孔川于穿系,尾分叉,末端尖细,整器完全没冇了传统玉的特征,而成了一件雕琢繁缛精细、纹饰生动华美的艺术品佩器。重庆涪陵小田溪战国墓出土的龙形玉(图18)则形态修长而纹饰极简。西汉玉

8、的构图与雕琢技法,一部分因袭战国同类器遗风并进一步向制作工艺复杂化、形制设计多样化、纹饰构图装饰化的方向演变;另一部分则器形、纹饰趋于简约而不事细部雕琢。如陕西西安东郊窦氏墓出土的龙形玉(图19)极娴熟地运用了复杂精细的透雕、阴线刻圆雕技法,雕琢成了形制构图活泼生动的奇巧华美之作,其构图风格及雕琢工艺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