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09427
大小:6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糖尿病后期并发症—肾病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尿病后期并发症一肾病的护理体会马莉年小燕(甘滿省临夏州人民医院731100)【摘要】通过50例糖尿病后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分析,总结了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经验,合理的护理计划及实施措施为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缩短患者住院疗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防治和预防糖尿病后期其他病发症的发生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97-02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生化异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全身性疾病,核心问题为高血糖伴其他代谢异常。其根木原因为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胰岛素需求增多(
2、相对不足),引起血糖持续升高,尿中排除大量糖,并引起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等代谢发生紊乱的疾病。[1]糖尿病晚期由于靶细胞的损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DM)的肾脏病变主要为肾小球硬化症、肾动脉硬化、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木节仅叙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即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以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为主,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通过5年我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观察,总结了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经验,合理的护理计划及实施措施为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缩短患者住院
3、治疗疗程,防治和预防糖尿病后期其他病发症的发生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会报告如下。患者均以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贫血收住入院。其中女性27例,男性2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6岁,平均55岁.询问病史:25例因肥胖、不合理饮食造成,18例因遗传因素造成,5例因长期接受激素造成。所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1.2临床特点: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糖尿病
4、肾病的实验室检査尿糖定性试验、血糖测定、尿酶测定、血生化测定等奋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除以上实验室检查外,为了近•一步进行诊断,可行辅助检查,如肾脏影像学检査、糖尿病性眼底检査、肾活检等。3观察护理3.1肾衰的护理?肾衰[3]是糖尿病的主要合并症之一,死亡率也较高,护理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排尿的颜色、尿量及性质,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控制患者的入量,冋吋应注意观察患者奋无鼻衄、呕血、便血、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生命体征变化,如有病情突变,通过医生立即组织抢救。3.2饮食护理?糖尿病肾病是一种高代谢状态下能量消耗增多疾病,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蛋
5、白质摄入应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己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宜补充α-酮酸。另夕卜,可以用鱼、鸡肉等部分代替红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营养代谢支持可维持能量正平衡,改善预后。昏迷吋采用静脉高营养或静脉加鼻饲营养,静脉以乳化脂肪,葡萄糖、胰岛素为主,清醒吋给病人饮食配合胰岛素,保证提供35〜40卡/kg/日,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饮食。3.3控制血糖护理由于高血糖被
6、认为是引起肾脏病变的始因,严格控制血糖在临床前期具冇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的作用,长期维持血糖的正常,可使肾功能稳定。定时测微量血糖,为治疗与调整血糖提供奋效的资料。护理中注意观察血糖变化、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尿糖以及尿酮体、肾功能的改变等。遵医嘱准确应用胰岛素,指导老年病人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6.5mmol/L以下。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己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3.4控制血压护理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
7、。告诉患者要按时服药并告知,吃降压药的0的在于减少尿蛋白排出,同吋告知患者降压药的副作用如:高钾血症、肾功能减退和干咳等。3.5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的护理糖尿病肾病病人,一般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冇明显胃肠道症状、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进入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于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但动静脉内痿难建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后者常选用持续不卧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