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

ID:28301860

大小:68.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_第1页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_第2页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胃间质瘤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12例胃间质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患者中以黑便就诊3例,上腹痛就诊1者经过胃镜检查之后发现患者胃部存有肿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肿物,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死亡患者。患者治疗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4个月的随访,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没有复发;2例患者出院后没有按照医嘱复发,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所有患者均没有死亡病例。结论胃间质瘤在临床上诊断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胃镜等方法进行检查

2、,患者一旦确诊后应该立即进切除手术。例,其余均为进食后上腹不适就诊。结果实验中,关键词:胃间质瘤;临床诊断;治疗特点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是最常见的胃间叶细胞肿瘤,占所有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60%〜70%。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GIST的概念。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GIST在起源、基因表达与突变、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其中60%〜70%的患者发生在胃部。随着近年对GIST的了解与认识,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中,病理医生已经能够正确做出对GIST的诊断,但是在外科手

3、术的淋巴结清扫中,如果发现梭形细胞肿瘤,同样应该引起病理医生的重视,即使是直径小于2cm的GIST,同样有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可能[1]。为了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对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12例胃间质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12例胃间质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有15例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9〜8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4+1.3)岁。患者中,其中位于胃底7例,胃体2例,胃窦3例。临床表现:患者中以黑便就诊3例,上腹痛就诊1例,其余均为进

4、食后上腹不适就诊。这些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临床表现GST为GIST其中的一类。常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腹痛、呕血和黑便。近年来开展的超声内镜检查可发现3cm,以保证切缘阴性;肿瘤〉5cm及肿物距胃贲门或幽门V3cm者,以行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为宜。对于GST瘤体较大者,由于其血运多丰富、质地较脆,稍用力牵拉挤压即可破裂,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和种植,故手术操作应轻柔,并注意无瘤原则。对瘤体较大或术中瘤体有破损者,关腹前可行温热化疗(45°C〜47°C蒸憾水加丝裂霉素10mg浸泡10min),以预防术后复发⑶。1・4统计学方法实验中,医护人

5、员对患儿治疗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2表示。2结果GST大多数见于成人,儿童少见。为行其他手术时发现,患者无自觉症状。GST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上消化道顿透及CT检查。胃镜下肿瘤可表现为蕈伞状或息肉样,中心常发生溃疡,或表现为黏膜下隆起。另外,临床上对于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