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

ID:28283587

大小:59.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_第1页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_第2页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承——《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述评路则权孔子研究院作者简介:路则权,孔子研宂院副研宂员、尼山学者。一、《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的成书背景193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翻译美国学者帕克的论文集时,将其中的“community”译作“社区”,“社区”一词首次出现,其后逐渐成为社会学的专用名词并为现代社会所广泛应用。关于“社区”,学界并没冇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普遍地认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N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为与乡村区别,我们通常将城市社区泛称为“社区”。当下的城市社区与农村的边际线逐渐模糊,传统文化在两者的区域内面临着越来越多和似的问题。一定的地理区

2、域、相对稳定的居住人U、共同的道德意识与利益、相对较为亲近的人际交往,这些都是社区与乡村所具有的特征,也是构成它们的基本条件。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儒家所说的“人伦”。如何妥善地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从道徳的角度规范各自的行为及义务,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这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得到解答。“道在人伦曰用间”,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梁漱溟先生在《屮国文化要义》一书屮说:“屮国以偌大民族,偌大地域,各方风土人情之异,语音之多隔,交通之不便,所以树立其文化之统一者,自必有为此

3、一民族社会所共信共喻共涵育生息之一精神中心在。惟以此中心,而后文化推广得出,民族生命扩延得久,异族迭入而先后同化不为碍。”关于这一“精神中心”,在梁漱溟先生看来,毫无疑问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先贤留给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来屮华民族生存裨慧的高度总结与道德提升。当今社会需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经验,向孔子借智慧,对于以人伦日用为基本内容的社区(乡村)文明建设,尤需如此。2013年11月26H,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召开了座谈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当今屮国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出丫重要论述。这是屮央向全国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4、传统文化的重要信息,也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一方面全W各地都在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如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课堂等六进工程,社区“孝星评选”“道德模范评选”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人民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时缺乏高质量的读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编撰一套兼具学理性与通俗性的普及读本成为社区(乡村)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至此,《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应运而生。二、《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的内容及意义作为“儒家文化普及读木”之一的《儒家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一书分列十个章节,分别为“夫敬

5、妇齐,琴瑟和鸣”“父慈子孝,父子有亲”“兄友弟恭,手足情深”“以友辅仁,取友必端”“诚信无欺,止于至善”“以和为贵,反求诸己”“崇徳尚义,见贤思齐”“立人达人,以邻为伴”“礼乐并举,移风易俗”和“里仁为美、文明和谐”。每个章节乂分成“核心观念阐述”“古为今用”“故事链接”和“经典名句”四个部分。该书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视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建设屮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作为切入点和核心。夫妻之道是“人伦之始”,是家庭存系的基础,因此,该书从夫妻关系着手,将以家庭内部伦理引导向外延伸。该书前四章分别叙述夫妻、父子、兄弟、朋友的关系;中间四章以人与人以及家庭与家庭

6、之间的相处原则为主线,阐述诚信无欺、以和为贵、崇德尚义、立人达人等相处原则;最后两章以构建和谐文明的人文氛围为目标,寄托了对构建礼乐并举、里仁为美的社区(乡村)文明的展望。全书以家庭作为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核心,由家庭向外延仲,从家庭到邻里,再扩展至整个社区,以点带面,全面展现了“孝”“悌”“敬”“诚”“信”“友”“和”“礼”“仁”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使得人们在交往时能够遵从这些理念,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家庭是社区(乡村)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社区文明建设的主要关注体。中国传统社会对以家庭为主的伦理秩序、行为规范格外重视。孔子的“三达徳”,孟子的“四德”“五伦”,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以

7、及后世的“八德”之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儒家理论体系。除家庭内部关系之外,社区文明建设还涵括邻里关系以及社区整体人文环境等问题。关于邻里相处的规范与原则,最早可追溯到《周礼》,其中出现了诸如乡里敬老、睦邻等约定性习俗。而第一个有文字记载民间行为规范的《a氏乡约》,成为了约束乡民行为的规范,这是传统文化对邻里相处原则的指引性条约。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