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

ID:28256417

大小:6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_第1页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_第2页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_第3页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_第4页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戏曲艺术改革的“三并举康传相(河南省豫剧三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J61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22-01“三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是总结中国戏曲的历史经验和新中国建立后的现实经验提出来的。传统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指新中国建立前就较长期地流传在舞台上的剧目。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是以表现古代生活为主的,其中有很多剧目又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所以人们也常常把这些传统戏叫历史戏。但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强调写历史剧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后来历史学家乂强调历史戏要符合历史真实,于是就把历史戏与传统戏区

2、分开来。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中国戏曲有编演历史剧的传统,从明清传奇到地方戏,都有很多表现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新中国建立后历史剧创作受到重视,人们多强调它的“古为今用”的作用。现代戏则指表现现代生活的戏。在古代的作品中也有表现当时的现实生活;在20世纪初,梅兰芳等艺术家己开始了编演“时装戏”的尝试。三四十年代,由于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更积极进行编演现代戏的探索。但是戏曲表现现代生活难度较大。新中国建立初期,首先是以整理改编传统戏为主,同时也提出鼓励容易表现现代生活的民间小戏编演现代戏。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戏曲界编演现代戏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文化部门的领导开始还是比较冷静的,提

3、出传统戏、现代戏要“两条腿走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在现代戏创作上有新的突破,但认识却走向了极端,片面追求现代戏的数量,影响了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在“大跃进”之后的“调整”时期,文化部的领导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思想,提出了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创作现代戏三者并举的剧目政策。到“文革”前,全国的各个剧种,在这三个方面都积累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各剧种都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戏,这些剧目在传统戏的继承上,或删繁就简,去芜存菁,或脱胎换骨,进行新的创造,改编幅度大小不同,但都保留了传统的精华,又使它焕然一新。这些剧0为这些剧种赢得了新的观众,彰显了戏曲艺术各个

4、剧种的生命力。这一吋期新编历史剧(包括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或新编的故事剧)的创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艺术上更为成熟的则有:京剧《猎虎记》、豫剧《花木兰》、越剧《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吸收了历史研究的成果,具冇新的历史观点,同时又保持和发扬了戏曲的诗的品格。在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上,改变了从前丑化少数民族的错误倾向,塑造了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和普通群众,如奢香夫人、阿凤、阿龙(《望夫云》)等形象都很生动感人。现代戏创作取得突破性进展。50年代初,就有评剧《刘巧儿》、沪剧《罗汉钱》等一批剧0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观众的喜爱。五六十年代豫剧《朝阳沟》、评剧《金沙江畔》以及后来被江青钦定为“样板戏”的《红灯记》

5、等,题材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在舞台上塑造了新的人物。为塑造新的人物,在表演和唱腔上都有新的创造;表演的发展又带动了整个舞台艺术的前进。所以到“文革”前,戏曲舞台已形成了“三并举”的格局。三类剧0互相促进,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欣赏需要。“文革”期间,否定了“三并举”,并把大多数现代戏都打成毒草,只允许八个“样板戏”一花独放,给戏曲艺术事业带来深重灾难。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三并举”政策的正确性。“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冋吋也重新肯定了“三并举”的剧0政策。实际上“三并举”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剧0政策方面的具体体现,只有做

6、到三并举,才能实现百花齐放;而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戏,还是创作新的历史戏和现代戏,对古老的戏曲艺术,都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实践。思想解放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赵氏孤儿》的题材也奋多种改编,其中豫剧《程婴救孤》较好地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原著的悲剧精神得到加强,使当代观众受到强烈感染和震动。另一些传统戏的喜剧内涵得到张扬,如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卷席筒》、潮剧《张春郎削发》等,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古典名著受到空前重视。昆曲《西厢记》《琵琶记》等,都经过多种形式的改编演出。其中如苏州昆剧闭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一一《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

7、弟错立身》原著都比较芜杂,新时期经过创造性的改编呈现在舞台,使我们对古代戏曲文化的丰富和深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剧创作在新吋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无论从题材领域的扩大,思想意蕴的挖掘,还是艺术上的丰富与创新,新时期的作品比起“文革”前都冇大步的跨越。80年代初,由于古代题材作品创作的角度、风格都出现了多样化的状况,在理论界也发生了热烈的争论。什么样的作品叫历史剧?某些作品算不算历史剧?张庚先生在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