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ID:28248117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_第1页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_第2页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_第3页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模仿到创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模仿到创新__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魏光青(济南市长清区第七中学山东济南2503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9-050-01中学生在H常生活和课外阅读中,特别喜欢"新奇特"的内容,喜欢模仿。我们从事传道授业的语文老师,应该给他们搬一架模仿的梯子,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往上登。从模仿开始,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他们不再惧怕写作文,甚至爱上写作文。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越来越觉得,模仿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模仿到创新是写作的必由之路。一、从模仿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布局谋篇或叙写方法都颇只特色,而且易于

2、模仿,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教学时可以以此为范文,并融入写作的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方法,写同类型的文章。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可以模仿写《我的老师》或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安排材料时要详略得当;事例之间要过渡自然;叙事时注意刻画人物神态。学以致用,这样的训练有章可循,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先"扶"后"放",排除了部分同学的畏难心理。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带领学生细心观察校园,指导学生写《校园小景》。

3、要求抓住校园内的景物特征,写出特色。学生有了书木上的理论知识,乂有实地观察的第一手材料。范文的框架结构,新颖的文章内容,成功的作文越来越多。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兴趣随之提升。其次,引导学生模仿范文新颖的开头、结尾和巧妙的过渡。如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冋忆我的母亲》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有的直接接触文章的内容或所写的主要事件、人物等,都是很好的的好例子。学习了这样的文章,要求学生模仿该文的结构,写《那个-----的身影》,学生的作文就立刻有生机。再次,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向学生推荐介绍参赛获奖作品,并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作文,在

4、课外阅读中,我尽量以创新的0光,寻觅立意新颖的佳作,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还通过办墙报,校园刊物等形式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导,学生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学生的兴趣浓厚,模仿作文很成功。二、从模仿到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我们把模仿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那么创新就是0的和结果。当学生通过模仿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并且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这吋老师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创新。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u,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一)从选材立意上创新。"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依然"这就要求

5、我们必须好好审题,究竟选什么材料写,用什么方法表达,一定要反复思考,求异求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取胜。如写《我的妈妈》,就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吋,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在引导学生在选材立意上不断创新,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二)从结构上创新。建筑学讲究结构的完美,作文也是如此。完整是对文章结构的一般要求,严谨是对文章结构的更高要求,创新则需要在结构完整、严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6、一篇结构新颖的文章,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一篇结构新颖的考场作文,会带给阅卷老师畅快淋漓的美的享受,并因此赢得高分。冇了好的素材,明确的中心以后,须引导学生在结构上不落俗套,独具匠心才可。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妈妈》一文吋,张明慧同学就以孟郊的《游子吟》的前两句开头,导入正文后,详述了母亲对子女的独特的爱心,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最后以"我何吋才能报的三春晖呢"结尾。既使文章浑然一体,又借小诗深化了主题,真是一举两得。(三)从语言表述上创新。成功的作品,不但立意深刻,结构新颖,而且语言表达精确、优美、生动、富有新意。写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新意;

7、开头是否简洁有悬念;主体部分的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冇效;结尾是否深化主题,给读者留有余味;有无点晴之笔。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检验自己的文章,大部分都能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写出新意。如普凯雯同学的《那件棉祅带来的温暖》就立意深刻,语言生动;肖丽莎的《冬阳》就结构新颖,篇末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冋味的余地。(四)从作文形式上创新。几年的中考作文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张扬个性,提倡"真实的体验,创新的表达。"新观念、新形式、新情感、新想像、新语言成了衡量中考作文的新标准。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