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28246888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辜芳臻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重要作用。木文就如何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促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初中思品;优化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

2、接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牛.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木文就如何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促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论述。一、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误IX“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常存在着以下误区:1.课堂提问的密度过高、过频繁,缺乏层次。2.档次低,记忆性、封闭式提问过多。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提问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设计3.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3、不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4.教师提问包办,学生失去提问的权利。5.候答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6.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二、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d兴趣,设计科学的课堂提问问题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材料,既指导学生的思想,又引导学生的行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使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处理矛盾,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做到三个“紧扣”,即紧扣学生的生活、紧扣教材、紧扣社会。(1)紧扣学

4、生的生活,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设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越贴近,越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注意力就特别集中,也更容易领会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广泛收集一些既与当前学d任务有关,又能唤起学生关注、感兴趣的生活环境材料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旮课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紧扣教材。思想品德课教材涉及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名言、警句、漫画、案例、数据、图表等。这些背景材料典型、生动,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以背

5、景材料为情境氛围,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为度,紧扣教材设计与教材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看背景材料,这样,以“问”引读、以“问”引思,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激发求知欲,较好地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作用,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3>紧扣社会实际。设问的情景材料应具有吋代性。当今社会是一个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随吋了解瞬息万变的经济政治资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前段吋间我国申冬奥成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等等社会热点,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奋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引进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

6、容易吸引学生去认真思考、分析,产生想说的强烈愿望。当学生的兴奋点被激发吋,就能积极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提问也是如此。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保持艽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1.提问要适度,避免过多、过难、超过学生的实际(1)问题难度要适度。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即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提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知识相关联、相衔接。也就是说,问题太难,学生用己知的知识解决不了,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

7、思考之后,能冋答上来。据冇经验的老教师传授,课堂提问的难易度是应当以全班1/3到2/3的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上来为宜。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同吋也要“力戒”简单提问。(2)问题密度要适度。提问力求做到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在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上多问,在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上可以点到即止。关于提问的节奏,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